探险家水晶之痕出装攻略-探险家水晶之痕出装
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骨头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终有一天,人类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慧于一体,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它当作一个美丽的传说,直到后来,真的有一颗水晶头骨在古玛雅废墟中被发现后,人们才开始警觉,这些神奇的骨头也许真的存在。
1924年,英国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骨,这个水晶头骨相当精致洁净,重约5公斤,在形状与构造上,几乎完全等同于人的头骨一样。其次,水晶头盖骨没有留下痕迹,即是一副完整的水晶雕成的,当用镭射光照射其鼻孔时,整个头盖骨均放出光芒。
因此,科学家推测,头盖骨的内部有复杂透镜的反射效果,就是现代技术也很难达到,头骨有时候还会发出某种声音,像人在柔和吟唱,并伴随真真悦耳的银铃声响,非常神奇。
同时会产生各种联想,头骨还会时常变换颜色,对很多观察者产生催眠作用,在头骨前静思的人,身体会感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压迫感,有文献显示,这颗水晶头骨是几万年前的一位中美洲修炼者手工打磨而成的,它如同一个高级记忆盘,存储了那个时代的信息,如果有强烈能量的激发下,头骨两眉之间会放射出一道光束,在5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道荧幕,如同播放机播放**一样,未来300年后,会有人能够做到这种技术。
水晶头骨有一个印第安人大祭司形象的守护者,通过头骨可以和另外空间连通起来,透过水晶头骨,可以看到在几万年前,猎户座的外星人到访地球,它们惊讶地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地球、银河系、宇宙的信息,便仿制7个像人脑可以储存信息的水晶头骨,并储存了地球的时代更迭,同时也记录了其它星球的生存演化状态。
猎户座外星人与当时中美洲卡特兰米达王族达成契约,外星生命传授他们外星科技,以发展军事力量,而王族提供战俘及牲畜,给外星人做延长寿命的实验,在合作的过程中,军方主帅卡斯罗将军发现了外星人,最后,要统治地球的大阴谋,便秘密地仿水晶头骨,只做了另外7个水晶头骨,把外星人对地球的伤害以及外星人的弱点等等资料储存到了其中一颗水晶头骨中。
这颗承载地球未来命运的水晶头骨藏在了宗教神庙的密室中,一个有趣的现象猎户座的外星人对地球人类的感冒等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外星人最后再离开地球时,带走了两颗,其它五颗是有意留给地球人类的,以展示它们的外星文明文化,以及对生命、宇宙、物质的认知。
政府倒台后,水晶头骨就散落各地,现在很多留下的水晶头骨多数是艺术品而已。
lol总共有哪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英雄联盟5V5传统地图是召唤师峡谷,分上、中、下、野四条路线。
首先介绍上、中、下三路的刷兵方式:
第一种,6个小兵,近战小兵3个、远程小兵3个,击杀近战小兵约23块钱,击杀远程小兵约18块钱。
第二种,7个小兵,近战小兵3个、远程小兵3个,炮车1个,击杀近战小兵约23块钱,击杀远程小兵约18块钱,击杀跑车约30块钱。
第三种,当某路召唤师水晶被破后会出现超级小兵,在前两种刷兵模式的基础上,每次刷兵都会伴随一个超级小兵,击杀超级小兵约28块钱。
野路由四人帮、三狼、双石头人和红、蓝BUF怪组成,其中四人帮、三狼、双石头人约1分钟,红蓝BUF怪的刷新时间为5分钟。
以伤害高低排位:四人帮<三狼、双石头人<蓝BUF怪<红BUF怪。
以经验高低排位:红BUF怪=蓝BUF怪>双石头人=三郎=四人帮。
至于金钱而言,5种野怪加上小兵基本差距不大。
扩展资料:
游戏模式:
经典模式:经典的三线22塔模式,以摧毁对方的水晶枢纽为目标,扭曲丛林只有6名玩家和两条兵线。
统治战场:以争夺地图上的据点积分为主的游戏模式。
极地大乱斗:所有人随机选取英雄,地图只有一条兵线,只有亡后才能回基地补给和消费。?
六杀模式:12名玩家分为6V6的对决模式。
无限火力:所有英雄技能零消耗,所有技能CD大幅度减少。
末日人机:玩家对抗技能极其IMBA的电脑的模式。
飞升模式:在水晶之痕当中争夺飞升者的模式,成为飞升者的玩家实力将大幅度增强。
魄罗大乱斗:在嚎哭深渊中围绕着魄罗王作战,召唤出魄罗王的队伍作战实力将会提升。
克隆大作战:己方投票选择想用的英雄后,己队都会用该英雄出战。
水晶头骨是什么?
共有29个大区,名单如下:
电信大区:艾欧尼亚,祖安,诺克萨斯,班德尔城,皮尔特沃夫,战争学院,巨神峰,雷瑟守备,裁决之地,黑色玫瑰,暗影岛,钢铁烈阳,水晶之痕,均衡教派,影流,守望之海,征服之海,卡拉曼达,皮城警备
网通大区:比尔吉沃特,德玛西亚,弗雷尔卓德,无畏先锋,恕瑞玛,扭曲丛林,巨龙之巢
其他大区:教育网专区
全网络大区:男爵领域,峡谷之巅
《英雄联盟》(简称LOL)是由美国拳头游戏(Riot Games)开发、中国大陆地区腾讯游戏代理运营的英雄对战MOBA竞技网游。
扩展资料英雄联盟大区的名字和游戏背景中的势力名称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在此列出英雄联盟游戏背景势力列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一下,看看哪些大区没有对应的势力。
1、德玛西亚
德玛西亚位于瓦罗兰大陆的西部海岸,这里的人崇尚美德,反对恶毒自私。
2、诺克萨斯
诺克萨斯坐落于瓦罗兰大陆的远东中心,崇尚权利,崇尚战争。诺克萨斯这座主城建设在花岗岩山脉之上,城外护城河里面注满了女巫恶毒腐臭的妖姬。
3、祖安
祖安位于瓦罗兰大陆北部,这里的人擅长发明和魔法,但是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面。很多声名狼藉的恐怖科技和魔法都诞生于此。
4、艾欧尼亚
艾欧尼亚位于瓦罗兰大陆之外的海岛上,在诺克萨斯的东北部,艾欧尼亚长期保持中立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让他们远离瓦罗兰大陆的纷争,诺克萨斯的强权者已经准备将战争引向艾欧尼亚。
5、班德尔城
班德尔城位于黑貂山脉的东南方一个与世隔绝的峡谷内,班德尔城是符文之地最古老的城邦,比德玛西亚和艾欧尼亚都要古老。 班德尔城是瓦罗兰大陆人口最少的城市,但是它的影响力却非常大,在班德尔城斥候们修建了强大的地下通道,可以轻易击退想要进入峡谷的敌人。
6、比尔吉沃特港
比尔吉沃特港位于瓦罗兰大陆之外的蓝焰岛上,易守难攻,这里时天然的走私中心,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同样这里也是各种罪犯和海盗的集聚之地。
7、弗雷尔卓德
弗雷尔卓德位于瓦罗兰大陆西北方的永冻苔原,这里时冰雪和风暴的集聚地,这里气候恶劣,稍有不慎可能就要葬送在冰雪漩涡之中。
8、暗影岛
在瓦罗兰大陆的西北部有一片海洋叫做征服者之海,这里常年充斥着惊涛骇浪,有一座岛屿坐落在这个海洋之上,它就是暗影岛。暗影岛是一个充满黑暗和邪恶的敌方。
9、巨神峰
巨神峰位于加岗坦山脉上,易守难攻,人口稀少,只有少数的探险家才会选择来这个危险的地方。
10、皮尔特沃夫
皮尔特沃夫是瓦罗兰北部的和平城邦,致力于推广科学技术的发展。这里崇尚科技,认为魔法只是科技引擎的燃料。这个城市的科技用于和平恰恰和祖安相反。皮特沃夫战将不多,但是科技先进,防御战线上都装备了最新的海克斯科技。
11、艾卡西亚(虚空之地)
艾卡西亚被称为遗忘之地,这里从巫毒之地一直延伸到海岸线,这里充斥着各种虚空怪物。
12、恕瑞玛
恕瑞玛,这里全都是沙漠,很少有人会选择进入这个漫天黄沙,充满危险的敌方。
英雄联盟这次更新了什么
有关于水晶头骨的书籍,最著名的是《水晶头骨之谜》作者:凯瑞·路易斯·托马斯 克利斯·马顿 译者:田力男 曾臻。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看过。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本书内容的真实性,从中也可以了解水晶头骨。
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台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
俗,称为“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
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
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
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
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
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他们并声称,美洲原居民有一个传说,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最著名的一个水晶头骨后来属于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米歇
尔-黑吉斯(Frederick Albert Mitchell-Hedges)所有,被称为米歇尔-黑
吉斯水晶头骨,米歇尔-黑吉斯则称之为“厄运头骨”(Skull of Doom)。
米歇尔-黑吉斯只在1954年出版的自传《危险,我的伙伴》(Danger My Ally)
一书中,唯一一次提到这个头骨,此前此后都对它保持沉默。这本书与其说是
自传,不如说是虚构小说,里面记载的许多事件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有的明
显是捏造的。他自称曾与美国钢铁大王摩根打扑克,在美国南方漂流,创了多
项岸上海钓记录,甚至一度和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是室友。他还声称曾经被迫
加入20世纪初活跃在美、墨边界的土匪(也有的认为是革命家)潘丘·维拉
(Pancho Villa)的队伍,参加了一场发生在拉里多(Laredo)的战役,并拯
救了400名村民。但是调查表明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场战役。在1928年,伦敦的《每日快讯》揭发说,米歇尔-黑吉斯为了增加知名度而伪造了一起抢劫案。米歇尔-黑吉斯控告《每日快讯》诽谤,被法庭裁定败诉。总之,此人算不上诚实。在这本书中,米歇尔-黑吉斯附了一张水晶头骨的照片,对它的介绍却很简略,但水晶头骨的神话却由此开始。然而,米歇尔-黑吉斯对这块水晶头骨的作用的描述,却与现在传说的绝然不同。在他看来,它是邪恶的化身,而不是智慧的化身:
“厄运头骨是用纯水晶制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过程用了150多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制造者花费了一生的所有日子,耐心地用沙琢磨一块巨大的水晶,直到完美的头骨最终出现。
“它至少有3600年老,根据传说,玛雅人的大祭司在举行秘密仪式时使用
它。据说当他借助这个头骨发布令时,亡将无可避免地降临。它被形容为
所有邪恶的化身。”
至于他是从哪里、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厄运头骨的,他却语焉不详,只含
糊地说“我有理由不透露我是如何拥有它的。”奇怪的是,在这本书的以后版
本中,有关这块头骨的部分却被出版商全部删去。是不是因为有知情者威胁
要揭露事实真相呢?后来,米歇尔-黑吉斯的养女安娜自称厄运头骨是她在
1927年随养父到中美洲英属洪都拉斯(现在的伯利兹)卢巴安敦(Lubaantun)
挖掘玛雅遗址时,在一个金字塔里面发现的。《水晶头骨之谜》对此有绘声绘
色的描述:
“安娜从窟窿里出来以后,日光还很充足。她掸去宝贝上面的灰尘,惊奇
地端详着它。‘我从来没有见到这么漂亮的东西。’这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的头骨,唯一与真人头骨不同的是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原来是一块真的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的水晶石上镂刻下来的。
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它反射的灯光变得扑朔迷离,异常明亮,只有纯度极高
的水晶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奇怪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它还能完好无损!
“看着水晶头骨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几个
探测队员顿时像被施了催眠术一般盯着头骨目瞪口呆。安娜的父亲从她手中接
过头骨,把它举了起来给众人看,霎时间每个人都狂喜不已。‘来帮忙的玛雅
人看了以后又哭又笑。’安娜回忆说。那时候每个人都好像着了魔一般,仿佛
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在场的每个人身上复活了一样。安娜说那是她漫长
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了。”
事实如何呢?在80年代,两名美国学者兼乔·尼克尔(Joe Nickell)和约翰·费歇尔(John F. Fischer)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调查此事,无可质疑地证明这一切完全是捏造出来的。他们的调查结果后来收入1988年出版的《超自然的秘密:调查世界神秘事件》(Secrets of the Supernatural: Investigating the World's Occult Mysteries)一书。
最早提到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文献,发表于1936年的《人》杂志(大不
列颠与爱尔兰王家人类学研究所出版)。这期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歇尔-黑吉斯
头骨的照片,几位专家将这个头骨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具水晶头骨做了比较。
这两具头骨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是一整块水晶,而米歇尔-
黑吉斯头骨的下颔则是独立的,可以拆下。大英博物馆的头骨的眼窝是两个不
自然的圆孔,牙齿也不分明,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眼窝、牙齿以及其他细
节都相当逼真。但是,这两个头骨总体上还是很相近,做鉴定的一名专家认为,
很难说它们是独立制作的,而是以同一具女性头骨为模型,也可能是其中一个
复制了另一个。
但是,这期《人》杂志却对米歇尔-黑吉斯只字不提。事实上,它把这具
头骨称为悉尼·博尼(Sydney Burney)先生拥有的头骨,感谢博尼“允许对
它进行操作和测量”,发表头骨的照片也注明“经W·悉尼·博尼的允许”。
显然,在当时,这是博尼头骨,而不是米歇尔-黑吉斯头骨。那么这具头骨怎
么落到了米歇尔-黑吉斯手里呢?原来,在1943年后期,博尼将它拿到伦敦的
苏士比拍卖行拍卖,由于出价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自己又把它买进,在1944年卖给了米歇尔-黑吉斯。大英博物馆参与了这次拍卖。《水晶头骨之谜》提及此事时声称:
“大英博物馆曾经要购买这个头骨,但没有买成。原因是博尼先生本人又
买了回去,继而又转售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并且非他不卖,价钱只要400
英磅!”
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博尼和米歇尔-黑吉斯有什么幕后交易,并声称根据的
是大英博物馆前任馆员手写的笔记。但是这个由当时大英博物馆的馆员布朗霍
兹(H.J. Braunholtz)记录的笔记并没有这种说法。原文为:
“在苏士比销售中竞叫,第54批号,15x43,达到340英镑。被博尼买进。
后来被博尼先生以400英镑卖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
显然,大英博物馆没买到这具头骨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出价(340英镑)
低于米歇尔-黑吉斯(400英镑),而不是《水晶头骨之谜》所说的博尼“宁愿不以高价卖给其他买主”。当这笔交易被揭露出来的时候,米歇尔-黑吉斯早已去世,其养女安娜如何解释呢?她声称米歇尔-黑吉斯在玛雅遗址挖掘出这具头骨之后,为了能得到另一次探险的资助,将它抵押给博尼。她在80年代给尼克尔的信中说:
“当时拥有它的人(指博尼)只是替我父亲保管,根本没有权利将它拿去
拍卖。此人被视为我父亲的知交,在我们旅行时,我们必须留下许多东西让人
保管。当我父亲听说它被拿去拍卖时,他非常非常地生气,立即赶往伦敦,将
它撤下。”
这个解释让人疑惑。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他从1936年直到1947年一直呆在英国,只有这段时期的早期曾有几个月外出钓鱼。在1936年,其父去世,给他留下了一大笔的财产,完全有能力花400英镑将头骨“赎回”,为什么不早一点这么做,而要等到1944年拍卖以后呢?尼克尔问安娜是否有任何书面的资料,比如书信、剪报,能够用于证明在那次拍卖之前,头骨确实属于米歇尔-黑吉斯所有。安娜回答说没有任何文件能够证明,因为其父的所有文件都在一次旋风中丢失了。这样,有关米歇尔-黑吉斯父女发现并拥有水晶头骨的唯一证据就是安娜本人的说辞。此人的信用如何呢?跟她父亲一样不可靠。
她在1968年2月17日给水晶头骨研究者富兰克·多兰德(Frank Dorland)
的信(后收入理查德·加文(Richard Garvin)在1973年写的一本书《水晶头
骨》(The Crystal Skull))中说:
“这块水晶头骨在1926年我们到卢巴安敦的那次探险中首次出现。我们在
1926年间抵达那里,在1927年雨季之前离开。”“我发现头骨埋在祭坛之下,
而其下颔则是三个月后在25英尺外的地方发现的。”
按照这个说法,水晶头骨是安娜在1926-27年间被发现的。在1962年3月《命运》杂志(Fate)发表的一篇采访中,安娜却又说是在30年代末由她的父亲发现的。在1983年3月1日给尼克尔的回信中,安娜又换了一种说法:“我的父亲于1924年,在我们对伯利兹的卢巴安敦进行挖掘时发现了这个头骨。”当尼克尔向她指出她的这个说法和以前给多兰德的信在时间和人物上都不一致时,安娜回信解释说:
“我确实首先看到了这个头骨--或者说我看到了某物在闪光而叫来了我
的父亲--这是他的探险,我们全都帮忙仔细地移动石头。因为是我首先看到
它,所以人们让我捡起它。加文书中所说的日期1926-27年是不正确的。在
1924年我的父亲将它交给了玛雅人,而当这次探险在1927年结束,我的父亲
将特许挖掘的物品都交给了大英博物馆之后,玛雅人又将它交给了父亲。”
但是在《水晶头骨之谜》一书中,安娜却又回忆说,头骨是她在17岁生日
那一天发现的,而她17岁这一年是1927年。如此反反复复,出尔反尔,使人无法相信她的证词。而且,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在1926年末,他已经“结束了对卢巴安敦的最后一次访问,回到了伦敦”,在1927年时,他并不在伯利兹。
《水晶头骨之谜》附有一张“弗烈德里克和安娜·米歇尔-黑吉斯(右,
20岁)于1920年代末在中美洲的丛林里”的照片,以做为安娜参加挖掘的证据,但是“20岁”的注释表明这张照片即使是真实的,也照于“1927年发现头骨”的三年之后。事实上,安娜极可能根本就没有参加20年代对玛雅遗址的挖掘。这次挖掘的主要成员托马斯·甘(Thomas Gann)博士在回忆这次挖掘时,没有提到安娜,也没有提到发现水晶头骨。里奇蒙德·布朗女士(Lady Richmond Brown)长期跟随米歇尔-黑吉斯旅行,拍照了大量的米歇尔-黑吉斯及其发现的照片,却没有一张是水晶头骨;在她拍照的卢巴安敦探险的照片中,也找不到安娜。米歇尔-黑吉斯本人在30年代就这次探险给报纸写了许多文章,并在1931年出了一本有关著作《神奇与恐怖之地》(Land of Wonder and Fear),都没有提到安娜参与了这次探险,也没有提及水晶头骨。参加这次探险的其他人员在文章、书中也都没有提到安娜和水晶头骨。其中,埃里克·汤姆逊(Eric Thompson)更是一直指责有关这个头骨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埃克赫姆博士(Gordon F. Ekholm)发现了博尼于1933
年3月21日写给该馆的一封信,彻底推翻了安娜的说法。信中说:
“在我买到这个水晶头骨之前,它已在一位收藏者手中数年,而在这位收
藏者得到它之前,也已在一名英国人手中数年,在那之前的情况我无法追溯。”
很显然,水晶头骨是博尼从一位收藏家(从上下文看,这位收藏家可能不
是英国人)手中买来的,而这个头骨面世的年代,看来早于1927年。博尼进一
步说:
“我将它带到大英博物馆给乔伊斯(Joyce)先生看,他很友好地让我将它
与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做比较。宝石鉴定家格鲁宁船长(Captain Gruening)
也在场,对它做了非常详细的鉴定,并发现它的制造方法及其外表与博物馆收
藏的水晶头骨一模一样。它也被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了鉴定,发现它很可能是来
自美洲。它的高度为5.5英寸,长度为8.5英寸。我想不起还有其他任何信息能够提供给你,但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需要我回答的,敬请让我知道,我将尽力回答。”
在信中,博尼要价1000英镑。显然,博尼对这个水晶头骨是怎么出土的一
无所知,否则不会不在信中提及,而只提到专家的鉴定。要而言之,所谓安娜
在20年代在玛雅遗址发现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不是在玛雅遗址发现的,就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
是玛雅人的文物。一开始我就提到,阿兹台克人有雕刻头骨的习俗,也出土了
许多这类工艺品,而玛雅人并无这样的习俗,而且玛雅人生活的地区也没有水
晶矿藏。据此一些专家认为它是阿兹台克人制造的,而且时间不会早于殖民地
时期,因为据鉴定过这具头骨的多兰德说,它的牙齿有机械琢磨的迹象。这个
头骨有两个穿孔(安娜声称她“发现”该头骨时,穿孔就已存在),估计是在
摆设时用于固定头骨,而该穿孔明显是用近代机械工具钻出来的。安娜曾经在六、七十年代将它交给多兰德和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晶体实验室鉴定,得出了它是由一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结论。多兰德告诉尼克尔,他没有发现水晶头骨的物理性质与自然形成的石英水晶有任何不同,其水晶“是如此接近在加州卡拉维拉斯(Calaveras)郡巨大的水晶矿发现的水晶,我猜测其原来的水晶块就是从那里来的……”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汉蒙德(Norman Hammond)
则认为,这个水晶头骨在解剖学上非常逼真,更象是西方进入科学时代以后的
产物:“它最可能是16-18世纪的者纪念物。如果其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想
法并非不可能,那么根据它所用的水晶块体积是如此巨大,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即它是在清代的中国,为一位欧洲客户制造的。”尼克尔向安娜要求对水晶头骨做进一步的年代鉴定,却被安娜以已经鉴定过了为由拒绝。
既然安娜不再允许对米歇尔-黑吉斯头骨做科学鉴定,我们只有回头来看
看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的情况。这个头骨据说来自墨西哥,被一位西班牙军官带到欧洲,卖给一位英国收藏家。这位收藏家后又被法国古董商博(Eugene Boban)获得,转卖给纽约的一家公司,再卖给大英博物馆。从造型上看,这个头骨比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更象是阿兹台克人的作品,因此大英博物馆在以前对它的说明是“可能源自阿兹台克--不早于殖民地时期”。近来,大英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对它做了进一步的鉴定,认为其水晶很可能来自巴西,而且有用制造珠宝用的转盘加工的痕迹,而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人并无这种技艺。这些痕迹以及其高度光滑的表面表明,它是用传统的欧洲技术雕刻的。在19世纪初期,有大量的巴西水晶被运到德国,与传说的相反,博班可能是在德国得到了这个水晶头骨。因此,大英博物馆现在将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明改为:
“可能是欧洲作品,19世纪。”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象一些专家认为的那样,与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有同一来源,那么它也很可能是在19世纪在德国制造的。既然这些水晶头骨可以肯定绝非是玛雅人的作品,很可能是19世纪欧洲人的创作,那么笼罩在水晶头骨上的那层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那么又如何解释许多人在看到水晶头骨时所感到的那种魔力?甚至连多兰德本人,在他获准研究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六年间,也觉得有神秘体验。他说他在与水晶头骨共处时,能听到一种“非常安静又非常引人注意,象是从高音银钟发出”的声音。他还从水晶头骨上看到“其
他的头骨,高山,手指和面容”等影像。但是他也承认,这些现象并非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所特有,因为他从博物馆借来一个水晶球后,这些现象也都一一感觉到了,虽然较不显著。显然,多兰德受到了水晶的催眠。水晶是一种很引入注目的奇妙石头,而头骨做为亡的象征,也一样引入注目,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绝佳的催眠工具,使得容易受心理暗示的人产生了幻觉、幻听。因此这种体验也就因人而异,另一位研究人员加文在与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相处时,就没有听到或看到那些现象。心理暗示也能治愈某些疾病,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在看到或触摸了水晶头骨之后,身体变好了,觉得水晶头骨有治病的魔力。
“新时代宗教”也就建立在催眠之上。在《水晶头骨之谜》出现过的尼克·那切瑞诺(Nick Nocerino)在“新时代宗教”中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被称为“老师的老师”。他自称用科学方法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迷信的方法)研究水晶头骨多年,创建了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并任会长,被“新时代宗教”追随者视为鉴定水晶头骨的权威。他当然是相信水晶头骨有超自然的魔力的,然而,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在其网站中对水晶头骨的介绍却还显得相当实在,很有参考价值()。这个资料提到,目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个水晶头骨被制造出来,包括数百个与真人头骨一模一样的,后者价格在1万到5万美金之间。还有一些更便宜也更逼真的(下颔可以移动)的水晶头骨是中国制造的。它们模仿那些“古代”的水晶头骨到了难以分辨的地步。显然,神秘现象鼓吹者所谓用现代技术也无法制造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谎言。那切瑞诺还指出,所谓十三个水晶头骨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的说法并非美洲原居民的传说,而是他本人在儿童时代的一个幻想(他称之为“洞察”),1980年开始他在有关水晶头骨的演讲中与听众分享这个幻想,就这么传播开去,被越传越神。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并介绍说,那切瑞诺已鉴定出49个古代水晶头骨(他们说的古代指一千年以前,并且认为是用古代工具制造的),在一次秘密聚会上,13个水晶头骨的确被放在了一起。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发生巨变,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还依旧有待破解。
神秘的玛雅文明: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虽然人们对玛雅文化中种种不可理解的成就早有所闻,但这个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却依然不能不令人震惊。
这个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至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但令研究者们困惑的却是: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现眩目的亮光。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难道他们早已掌握了我们现在还不晓得的某种技术吗?
从这个奇异的水晶头颅来看,也许玛雅人掌握的科学技术,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高超得多。但他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技术的呢?这就更是谜中之谜了。
文章录入:风硕 责任编辑:风硕
上一篇文章: 揭开藏羚羊世界之谜
下一篇文章: 神秘纬度30.27度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阅读说明:
◇ 本站资源仅供教师正常教学和学生学习之用,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或其他用途,以免引起的侵权责任。
◇ 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如引用页面,请注明来自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 如果您发现该文章不能阅读,可在本站 留言本 请将下面的地址通知 管理员,并留下您的用户名,以便及时处理,谢谢!
本文(URL)地址: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关于水晶头骨之谜
我们将于2014年3月27日1点-12点(开机时间会因工作进度推迟或者提前)进行全区停机版本更新,期间您将无法登录游戏。
停机大区:所有大区 停机原因:版本更新
为了延续我们在上个补丁所做的工作,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大扫除以及BUG修复。
游戏房主现在会在大厅组队面板上标记为“房主”
玩家在匹配队列中时,将不再能够接受邀请了
修复了一个错误,该错误曾导致拥有一个已搁置的邀请的玩家(队伍已进入英雄选择阶段),在重新登录后,会体验到各种各样的错误,并阻止他们进入任何游戏
修复了一个错误,该错误曾导致邀请系统在判断自定义房间是否满人时,会将观众也计算在内
修复了一个重新连接的错误,该错误曾导致玩家在观看一场自定义游戏时重启客户端的话,会在重新登录后卡在一张空白的登录页面上
重做
[-]虚空行者 卡萨丁
老版卡萨丁结合高机动力,高限制力与高爆发力于一身,让他的猎物们在对抗他时几乎没有什么对策可言(要么就在单人排位赛中将他禁掉),特别是在他已经滚起雪球时。我们这次的重点,是为卡萨丁的技能引入更多反制玩法,而这也是我们无法仅凭数值调整就能做到的。例如,调低卡萨丁的伤害,不会导致一个有趣的玩法互动的出现(它只能意味着你可以在抗过爆发后回头糊他一脸了),提升他的冷却时间,也只是意味着他需要等上更久的时间,然后才能上前轰杀对手。
最后,我们决定对一整套技能配置进行重做,来强化他的核心主题,即:拥有无与伦比的机动力的反魔法刺客。这些改动意味着卡萨丁必须依靠他的机动力来寻找并挑选战斗的时机,然后切入、带走目标、安全脱身。值得强调的是:这些改动让卡萨丁的定位更加远离“见面一套轰杀”的爆发型英雄,更加接近那种可以加入战斗并用R虚空行走脱离战斗的机动型英雄。很明显,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改动,所以我们会非常密切地关注他的表现。
我们提升了卡萨丁的攻击距离,并让他的被动技能不再提供攻速加成,但可以无视单位的碰撞体积。我们降低了Q虚无法球的伤害,并拿掉了沉默效果,但它现在依然可以打断引导中的技能。取而代之的是,Q虚无法球会在使用时为卡萨丁提供一层护盾。W虚空之刃在每次普攻时都会被动造成魔法伤害,并且在激活后,可以造成更高的魔法伤害,同时根据卡萨丁已损失的法力来回复法力值。我们对E能量脉冲没有进行大的改动,只是降低了它的伤害。另一方面,R虚空行走有了很多改动。我们降低了它的冷却时间,并且它的伤害值的收益来源改为最大法力值,而不是原来的法术强度。每层叠加效果,会使下次R虚空行走的法力消耗翻倍,但我们降低了法力消耗和层数上限作为补偿。现在,它也不会在命中敌方英雄后返还法力值了。
综合
视觉:卡萨丁的粒子动画得到了更新!
攻击距离:125 ? 150
被动技能-虚空之石
功能:卡萨丁现在可以无视单位的碰撞体积
攻击速度加成:不再根据受到的魔法伤害提供攻击速度加成
Q虚无法球
功能:现在会为卡萨丁提供一层持续1.5秒的护盾,护盾可以吸收40/70/100/130/160(+0.3*法术强度)魔法伤害
功能:不再沉默目标,而是打断目标的引导技能
伤害:从80/110/140/170/200 (+0.7*法术强度) 降低至 80/105/130/155/180 (+0.7*法术强度)
W虚空之刃
被动:卡萨丁的普通攻击会从虚空中汲取能量,造成20(+0.1*法术强度)魔法伤害。
主动:卡萨丁为他的虚空之刃充能,使他的下次普通攻击可以造成40/65/90/115/140(+0.6*法术强度)额外魔法伤害,并回复4/5/6/7/8%的已损失法力值(攻击敌方英雄时,会回复20/25/30/35/40%的已损失法力值)。
冷却时间:6秒
法力消耗:无消耗
功能:激活时重置卡萨丁的普攻计时器
E能量脉冲
伤害:从80/120/160/200/240 (+0.7*法术强度)降低至80/105/130/155/180 (+0.7*法术强度)
R虚空行走
伤害:从80/100/120 (+0.8*法术强度) 改为80/100/120 (+2%最大法力值)
叠加伤害:从每层50/55/60 (+0.1*法术强度) 改为 每层40/50/60 (+1%最大法力值)
虚空行走叠加效果:从每层+100法力消耗 改为 每层消耗的法力值翻倍
功能:命中敌方英雄时不再返还法力值。
冷却时间:从7/6/5秒降低至7/5/3秒
法力消耗:从100降低至75
最大层数:从10降低至4
层数持续时间:从8秒提升至12秒
英雄
[-]黑暗之女 安妮
我们喜欢安妮的多面性,但对于她目前的用法来说,她的基础伤害有点过高了。我们的目的是为安妮的技能配置引入更多有趣的选择,同时寻找途径来强化她在购买传统法师装备时的后期收益。
我们调和了Q碎裂之火、W焚烧和R提伯斯之怒,来让它们的基础伤害更低,但法强收益更高。
Q碎裂之火
基础伤害:从85/125/165/205/245 降低至 80/115/150/185/220
法强收益系数:从0.7提升至0.8
W焚烧
基础伤害:从80/130/180/230/280降低至70/115/160/205/250
法强收益系数:从0.75提升至0.85
R提伯斯之怒
基础伤害:从200/325/450 降低至175/300/425
法强收益系数:从0.7提升至0.8
[-]皎月女神 黛安娜
巫妖之祸的改动严重影响了皎月,因此我们略微调整了她的数值,来确保她仍然具有冲击力。
详情查看下方的巫妖之祸改动
被动技能-月银之刃
法强收益系数:从0.6提升至0.8
[-]蜘蛛女皇 伊莉丝
我们喜欢让英雄们在游戏中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但打野位的伊莉丝是一个极端的异类,因为她在前期几乎万能,没有缺点。这次改动绝对是一次削弱,但我们会留意伊莉丝在调整后的表现。
我们调低了Q神经毒素/剧毒之蜇对野怪的伤害,同时让E结茧前几级的晕眩时长变短,后几级的晕眩时长变长。我们也缩短了E盘丝的冷却时间,并调低了小蜘蛛在低级时的生命值,但调高了它们在高级时的生命值。
Q神经毒素
基础伤害:从40/80/120/160/200降低至40/75/110/145/180
对野怪的最大百分比伤害:从60/120/180/240/300降低至50/75/100/125/150
Q剧毒之蜇
基础伤害:从60/110/160/210/260降低至60/100/140/180/220
对野怪的最大百分比伤害:从60/120/180/240/300降低至50/75/100/125/150
E结茧
晕眩时长:从1.5秒改为1/1.25/1.5/1.75/2秒
E盘丝
冷却时间:从26/24/22/20/18秒降低至26/23/20/17/14秒
R蜘蛛形态
小蜘蛛的生命值(概括值):从90~260 改为 85~390
小蜘蛛的生命值(精确值):从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 220/230/240/250/260改为85/95/105/115/125/135/145/160/175/190/210/230/250/ 275/300/325/355/390
[-]探险家 伊泽瑞尔
我们将巫妖之祸的改动视为一次良机,它可以维持AP EZ的出装,而且不会危害到他的主流出装的健康性和平衡性。
详情查看下方的巫妖之祸改动
Q秘术射击
法强收益系数:从0.20提升至0.40
[-]潮汐海灵 菲兹
巫妖之祸对于菲兹来说是件非常关键的装备,因此我们给了这个小鱼人一些增强作为补偿。
查看下方的巫妖之祸改动
W海石三叉戟
主动效果的法强收益系数:从0.15提升至0.25
[-]大发明家 黑默丁格
自从黑默丁格的技能重做后,我们一直在进行密切关注,并感觉到他需要在游戏后期获得一些帮助。炮台的普通攻击能够输出远超于人们想象的地狱级伤害,因此我们将这些炮台的威力转移到了更加华丽的激光上。这么一来,黑默丁格在摆放炮台时,就必须考虑如何让两种攻击(普通攻击和激光射击)的效率都最大化。
黑默丁格获得了一次视觉更新!我们增强了黑默丁格的移动速度,并对他的炮台做了一些改动。炮台的生命值会从法术强度和英雄等级中获得收益,并且炮台的普通攻击现在会减少激光的冷却时间,而冷却缩减不再影响激光的冷却时间。此外,炮台的补兵能力变弱了,需要黑默丁格下达命令,才会去攻击特定小兵。
综合
黑默丁格获得了视觉升级,包括一头酷炫的新发型!
基础移动速度:从335提升至340
Q H-28G进化炮台
功能:黑默丁格在重生时会自动补满他的炮台配置数。
功能:炮台的生命值会从法术强度中获得收益,收益系数基于英雄等级(1-8级时是稳定的0.05,9-18级时每升1级提升0.035,18级时的收益系数是0.40)
功能:炮台的每次普通攻击会填充1/2/3/4/5%的激光充能
功能:冷却缩减不再影响激光的冷却时间
人工智能:现在,用炮台补刀变得更加不可靠了,除非是黑默丁格命令炮台攻击小兵才行。
[-]深渊巨口 克格莫
游戏后期,Q腐蚀唾液的超短施法距离经常会与他的W生化弹幕的额外射程产生冲突,因此我们明确了克格莫的定位,即:炮弹投射者,坦克撕裂者,唾液喷吐者,紫色食人者,幼小卖萌者……等等。
Q腐蚀粘液现在是一个直线技巧射击,拥有更长的射程。它的基础伤害也变高了,并且可以击碎目标的护甲和魔法抗性。
Q腐蚀唾液
功能:从目标制导技能改为技巧射击技能
护甲和魔法抗性击碎:从固定的5/10/15/20/25改为20/22/24/26/28%
施法距离:从625提升至1000
基础伤害:从60/110/160/210/260提升至80/130/180/230/280
法强收益系数:从0.7降低至0.5
W生化弹幕
法力消耗:从50降低至无消耗
R活体大炮
BUG修复:修复了说明文本,来澄清基础伤害只会在攻击敌方英雄时获得增幅。
[-]深海泰坦 诺提勒斯
我们给了泰坦一些爱,因此他在野区可以更加安全,同时在游戏后期的收益更好(特别是他那迟缓的前期。)
W泰坦之怒
冷却时间:从22/21/20/19/18秒降低至全等级18秒
额外生命值收益系数:从10%提升至15%
[-]战争女神 希维尔
自从她重做后,我们一直在关注着。这些削弱意味着希维尔不能通过速推兵线到敌方塔下,并且不与他们进行任何互动,来创建一种不健康的线上优势了。更高的法力消耗结合E法术护盾的更高法力回复,意味着希维尔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才能维持住技能的使用。
Q回旋之刃
命中敌人后的伤害损耗:从10%提升至15%(最小值仍然保持为40%)
W弹射
法力消耗:从40提升至60
E法术护盾
法力回复量:从60/75/90/105/120提升至80/95/110/125/140
[-]水晶先锋 斯卡纳
我们说过,我们会在斯卡纳改动后对他进行监控,并且我们会持续这么做。上个版本的增强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似乎斯卡纳需要更多的可靠性。
E晶体破碎
弹道宽度:从60提升至70
弹道速度:从1400提升至1500
[-]魂锁典狱长 锤石
一个灵魂在意识到它可以逃离锤石的收割之前,真的只需要8秒。可拾取的时间变短,意味着锤石需要在收集远处的灵魂时,需要承担更多风险了。
被动技能-地狱诅咒
灵魂的消失时间:从15秒降低至8秒
[-]麦林炮手 崔丝塔娜
Q急速射击的使用在于时机的把握(而不是法力消耗!),所以我们明确了它的用法。
Q急速射击
法力消耗:从50降低至无消耗
[-]卡牌大师 崔斯特
崔斯特是巫妖之祸的另一位拥护者,需要依赖它的额外伤害来保持强势。由于我们已经在巫妖之祸上敲出了一些缺口,因此,为了让卡牌大师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特地对他进行了一些增强。
详情请查看下方的巫妖之祸改动
W选牌
法强收益系数:从0.4提升至0.5
E卡牌骗术
法强收益系数:从0.4提升至0.5
[-]皮城执法官 蔚
蔚在出防装的同时就能造成大量伤害,因此我们想激励她,让她回去做她最擅长的事情:用拳头说话。R天霸横空烈轰的改动,是为了让她的对手在她前期沉闷的GANK之间拥有更多喘息的空间,同时也让敌人有更多机会利用她的鲁莽大招做出反击。
Q强能冲拳的基础伤害变低,但会从攻击力中获得更高收益。我们也调高了R天霸横空烈轰前几级的冷却时间,并降低了对次要目标的击退时长及击退距离。
Q强能冲拳
最小伤害值:从50/80/110/140/170 (+0.7*额外攻击力)改为50/75/100/125/150 (+0.8*额外攻击力)
最大伤害值:从100/160/220/280/340 (+1.4*额外攻击力)改为100/150/200/250/300 (+1.6*额外攻击力)
R天霸横空烈轰
冷却时间:从130/105/80秒提升至/150/115/80秒
对次要目标的击退时长:从0.5秒降低至0.25秒
对次要目标的击退距离:从350降低至250
微小改动及BUG修复
字体更新
我们将登录界面和游戏内通告员的字体调换成了一个识别度更高且稳定性更好的字体。
我们更换了载入界面和游戏内通告员的字体!
回城
现在,如果身上有护盾的英雄在回城过程中被普通攻击和伤害型技能命中,那么即使护盾没有被击破,回城仍然会被打断。
野区
我们美化了你在击杀大型野怪后所获得的生命回复的粒子效果。现在,绿色的涌流多了一倍。
无双剑姬 菲奥娜
R利刃华尔兹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导致菲奥娜的R利刃华尔兹如果被打断的话,偶尔会无法使用闪现
亡颂唱者 卡尔萨斯
我们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造成:卡尔萨斯在成为灵体时,会不同程度地损失某些装备的增益。我们会在这个补丁之后继续留意卡尔萨斯,因为这次修复对于灵体状态下的卡尔萨斯来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增强。
被动技能-亡契约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导致卡尔萨斯在成为灵体后,会失去亡之帽、最后的轻语、以及虚空之杖等装备提供的伤害增幅
诡术妖姬 乐芙兰
E幻影锁链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导致:如果乐芙兰在E幻影锁链的第二段效果触发时超出维系范围,锁链仍然会造成束缚效果。
光辉女郎 拉克丝
我们更新了R终极闪光的瞄准指示器,因此使用快捷施法的玩家能够更加轻易地看到这个技能的施法距离了。
R终极闪光
功能:现在会在瞄准时显示一个瞄准用的圆环
德玛西亚之翼 奎因
通过这些改动,你们仍然不得不解决华洛接下来要干什么的问题,但至少你们会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去休息,而对你的呼救不作回应。
被动技能-侵扰
功能:现在,当华洛由于刚刚标记了一个目标,而不能再次标记目标时,会在技能图标处显示为“冷却中”
兽灵行者 乌迪尔
E巨熊姿态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说明文本的BUG,来澄清乌迪尔在5秒内无法晕眩相同目标,而不是6秒内
虚空之眼 维克兹
综合
视觉:我们更新了维克兹的基础纹理保真度!
掘墓者 约里克
我们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造成:约里克的R亡预兆的目标在成为亡魂时,会不同程度地损失某些装备的增益。我们会在这个补丁之后继续留意约里克,因为这次修复对于R亡预兆来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增强。
Q战争预兆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导致约里克在施放Q战争预兆之后,能够永久无视单位的碰撞体积。
R亡预兆
BUG修复:修复了一个BUG,该BUG曾导致R亡预兆的目标在成为亡魂之后,会失去亡之帽、最后的轻语、以及虚空之杖等装备提供的伤害增幅
装备与物品
巫妖之祸
一直以来,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都和那些使用巫妖之祸来进行爆发性魔法伤害的英雄有关,因此我们准备看一下这件道具本身。巫妖之祸的设计目的是一件补充伤害的装备,使用对象是那些需要在技能循环间填充普攻的AP英雄,而不像冥火之拥,使用对象是那些准备用一套技能来打爆发的AP英雄。这次调整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那些依赖巫妖之祸的英雄的伤害输出。我们把一些威力归还给了皎月女神 黛安娜,探险家 伊泽瑞尔,潮汐海灵 菲兹 以及 卡牌大师 崔斯特,并且会在这次改动后对游戏的状态进行关注,好让我们能为那些有需要的英雄提供帮助。
我们调低了巫妖之祸的伤害。
唯一被动的伤害值:从50(+0.75*法术强度)魔法伤害 改为 75%基础攻击力(+0.5*法术强度)魔法伤害
饰品(监视图腾,扫描透镜,占卜宝珠)
大多数玩家在前期都会在标准的入侵路线上布下监视图腾,而这导致了前期入侵战术的终结。我们想让入侵能够成为一种团队战术,因此我们希望这次改动可以有所帮助。此外,调低更换饰品后的冷却时间,应该会提高灵活性。
开局时的冷却时间(所有饰品):从90秒提升至120秒
更换饰品后的冷却时间(所有饰品):从180秒降低至120秒
瑞格之灯路线
我们目前正在致力于瑞格之灯路线的装备,并且,在下个补丁中,我们将为瑞格之灯引入“进化”机制,让它可以在击杀掉一定大型野怪后,变成一个叫做烈焰之炬的更加强大的装备。再说一次,那个装备将在4.5中降临,但你现在可以先体会一下麦瑞德之爪和瑞格之灯的微小改动。
这次改动的目的,是为了填补打野装备的空缺,让依赖普攻的打野英雄也有装备可出。我们确实想给“Carry”型打野一件装备,它在前期稍弱,但作为交换,它在中期和后期很强。
麦瑞德之爪现在只提供攻击速度,而不再提供护甲。瑞格之灯现在会提供攻击力和更快的攻击速度,而不像以前那样提供护甲和攻击速度。
麦瑞德之爪
更改后的配方:短剑+猎人的宽刃刀+50金(总费用750金)
攻击速度:+15%
护甲:移除
被动-割裂:治疗效果从5提升至8
瑞格之灯
更改后的配方:麦瑞德之爪+长剑+短剑+140金(总费用1650金)
攻击力:+12
攻击速度:从25%提升至30%
护甲:移除
被动的赏金提升效果:从40%降低至30%
被动-割裂:保持不变
主动效果:保持不变
召唤师技能
传送
我们喜欢传送所带来的进攻压力,但它的防御用途(例如:返回线上,或者保护基地)应该得到一些爱。
功能:传送到一座友军防御塔上时,会使传送的冷却时间减少100秒(变为200秒冷却时间。如果用来传送到单位上,则是300秒冷却时间)。
取消后的惩罚:如果取消掉传送的施放,那么传送将进入200秒(以前是150秒)的冷却阶段中。
美术更新
我们在延续着我们的使命,让游戏体验变得更加真实、令人满意、并且感人肺腑,也更好看。
屏障的粒子效果和音效已更新
治疗术的粒子效果和音效已更新
传送的粒子效果和音效已更新
引燃的粒子效果已更新
幽灵疾步的音效已更新
召唤师资料下的召唤师技能分页中的截图已经按照近期的改动进行了更新
扭曲丛林
荒漠屠夫 雷克顿
这条鳄鱼在3v3的对局中可以具备强大的统治力,因此我们稍微调低了他的一些威力。
R终极统治
生命值加成:从300/450/600降低至200/350/500
每秒伤害:从40/70/100降低至30/60/90
暗黑元首 辛德拉
作为一个区域控制型法师,辛德拉的设计和平衡目的是挡住5名攻击者,但她在3v3的对局中具有强大的压迫力。
E弱者退散
冷却时间:从18/16.5/15/13.5/12 秒提升至20/18.5/17/15.5/14秒
R能量倾泻
冷却时间:从100/90/80秒提升至120/105/90 秒
水晶之痕
刀锋之影 泰隆
泰隆的隐身在不能插眼的地图上实在太强了,因此我们把冷却时间调高了些,来作为补偿。我们也调低了他的中期/后期爆发,因为说真的,他的爆发实在太高了。
Q刺客诡道
基础伤害:从30/60/90/120/150 降低至30/55/80/105/130
R暗影突袭
冷却时间:从75/65/55秒提升至85/75/65秒
魂锁典狱长 锤石
锤石在统治战场中的灵魂收集频率比在召唤师峡谷中低太多了,让他的属性暗淡无光。因此,我们给了他一些帮助,来让他到达与其他坦克和辅助相同的基准线上。
被动技能-地狱诅咒
每层灵魂提供的层数:从1灵魂提供1层效果 提升至 1灵魂提供4层效果
R幽冥监牢
冷却时间:从150/140/130秒降低至 120/110/100秒
其他已知问题:
1.游戏内技能等级条可能存在显示缺陷,但不影响游戏功能
2.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在回程或者亡过程中,打开游戏内商店,可能出现瞬卡一帧现象,但不影响正常游戏,请您耐心等待。
谁知道有关水晶人头的信息?
揭开水晶头骨之谜
今年第一期的《Newton-科学世界》上面有个读者调查结果,《水晶头骨之谜》竟是最受欢迎的“科普读物”。这本书的原版1997年在英国出版,1998年在美国发行,同年中译本就在中国推出,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大,在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应该是罕见的。这本书在国外属于“新时代宗教”读物,没有人把它当作科普著作推销、阅读,作者也不是要传播科学知识或科学思想,而是在宣扬反科学的宗教迷信,自称“精神运动”读物。外星人、飞碟、大西洲、史前高级文明、超自然能力、超心理学等等,是这类读物的必备内容,用一些真真假假的传闻拼凑而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水晶头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台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俗,称为“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他们并且声称,美洲原居民有一个传说,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未来的秘密。
最著名的一个水晶头骨后来属于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米歇尔-黑吉斯(Frederick Albert Mitchell-Hedges)所有,被称为米歇尔-黑吉斯水晶头骨,米歇尔-黑吉斯则称之为“厄运头骨”(Skull of Doom)。米歇尔-黑吉斯只在1954年出版的自传《危险,我的伙伴》(Danger My Ally)一书中,唯一一次提到这个头骨,此前此后都对它保持沉默。这本书与其说是自传,不如说是虚构小说,里面记载的许多事件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有的明显是捏造的。他自称曾与美国钢铁大王摩根打扑克,在美国南方漂流,创了多项岸上海钓记录,甚至一度和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是室友。他还声称曾经被迫加入20世纪初活跃在美、墨边界的土匪(也有的认为是革命家)潘丘·维拉(Pancho Villa)的队伍,参加了一场发生在拉里多(Laredo)的战役,并拯救了400名村民。但是调查表明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场战役。在1928年,伦敦的《每日快讯》揭发说,米歇尔-黑吉斯为了增加知名度而伪造了一起抢劫案。米歇尔-黑吉斯控告《每日快讯》诽谤,被法庭裁定败诉。总之,此人算不上诚实。在这本书中,米歇尔-黑吉斯附了一张水晶头骨的照片,对它的介绍却很简略,但水晶头骨的神话却由此开始。然而,米歇尔-黑吉斯对这块水晶头骨的作用的描述,却与现在传说的绝然不同。在他看来,它是邪恶的化身,而不是智慧的化身:
“厄运头骨是用纯水晶制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过程用了150多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制造者花费了一生的所有日子,耐心地用沙琢磨一块巨大的水晶,直到完美的头骨最终出现。
“它至少有3600岁,根据传说,玛雅人的大祭司在举行秘密仪式时使用它。据说当他借助这个头骨发布令时,亡将无可避免地降临。它被形容为所有邪恶的化身。”
至于他是从哪里、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厄运头骨的,他却语焉不详,只含糊地说“我有理由不透露我是如何拥有它的。”奇怪的是,在这本书的以后版本中,有关这块头骨的部分却被出版商全部删去。是不是因为有知情者威胁要揭露事实真相呢?后来,米歇尔-黑吉斯的养女安娜自称厄运头骨是她在1927年随养父到中美洲英属洪都拉斯(现在的伯利兹)卢巴安敦(Lubaantun)挖掘玛雅遗址时,在一个金字塔里面发现的。《水晶头骨之谜》对此有绘声绘色的描述:
“安娜从窟窿里出来以后,日光还很充足。她掸去宝贝上面的灰尘,惊奇地端详着它。‘我从来没有见到这么漂亮的东西。’这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的头骨,唯一与真人头骨不同的是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原来是一块真的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的水晶石上镂刻下来的。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它反射的灯光变得扑朔迷离,异常明亮,只有纯度极高的水晶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奇怪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它还能完好无损!
“看着水晶头骨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几个探测队员顿时像被施了催眠术一般盯着头骨目瞪口呆。安娜的父亲从她手中接过头骨,把它举了起来给众人看,霎时间每个人都狂喜不已。‘来帮忙的玛雅人看了以后又哭又笑。’安娜回忆说。那时候每个人都好像着了魔一般,仿佛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在场的每个人身上复活了一样。安娜说那是她漫长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了。”
而事实如何呢?在20世纪80年代,两名美国学者兼乔·尼克尔(Joe Nickell)和约翰·费歇尔(John F. Fischer)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调查此事,无可质疑地证明这一切完全是捏造出来的。他们的调查结果后来收入1988年出版的《超自然的秘密:调查世界神秘事件》(Secrets of the Supernatural: Investigating the World's Occult Mysteries)一书。
最早提到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文献,发表于1936年的《人》杂志(大不列颠与爱尔兰王家人类学研究所出版)。这期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照片,几位专家将这个头骨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具水晶头骨做了比较。这两具头骨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是一整块水晶,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下颔则是独立的,可以拆下。大英博物馆的头骨的眼窝是两个不自然的圆孔,牙齿也不分明,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眼窝、牙齿以及其他细节都相当逼真。但是,这两个头骨总体上还是很相近,做鉴定的一名专家认为,很难说它们是独立制作的,而是以同一具女性头骨为模型,也可能是其中一个复制了另一个。
但是,这期《人》杂志却对米歇尔-黑吉斯只字不提。事实上,它把这具头骨称为悉尼·博尼(Sydney Burney)先生拥有的头骨,感谢博尼“允许对它进行操作和测量”,发表头骨的照片也注明“经W·悉尼·博尼的允许”。显然,在当时,这是博尼头骨,而不是米歇尔-黑吉斯头骨。那么这具头骨怎么落到了米歇尔-黑吉斯手里呢?原来,在1943年后期,博尼将它拿到伦敦的苏士比拍卖行拍卖,由于出价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自己又把它买进,在1944年卖给了米歇尔-黑吉斯。大英博物馆参与了这次拍卖。《水晶头骨之谜》提及此事时声称: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埃克赫姆博士(Gordon F. Ekholm)发现了博尼于1933年3月21日写给该馆的一封信,彻底推翻了安娜的说法。信中说:“在我买到这个水晶头骨之前,它已在一位收藏者手中数年,而在这位收藏者得到它之前,也已在一名英国人手中数年,在那之前的情况我无法追溯。”
很显然,水晶头骨是博尼从一位收藏家(从上下文看,这位收藏家可能不是英国人)手中买来的,而这个头骨面世的年代,看来早于1927年。博尼进一步说:
“我将它带到大英博物馆给乔伊斯(Joyce)先生看,他很友好地让我将它与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做比较。宝石鉴定家格鲁宁船长(Captain Gruening)也在场,对它做了非常详细的鉴定,并发现它的制造方法及其外表与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一模一样。它也被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了鉴定,发现它很可能是来自美洲。它的高度为5.5英寸,长度为8.5英寸。我想不起还有其他任何信息能够提供给你,但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需要我回答的,敬请让我知道,我将尽力回答。”
在信中,博尼要价1000英镑。显然,博尼对这个水晶头骨是怎么出土的一无所知,否则不会不在信中提及,而只提到专家的鉴定。要而言之,所谓安娜在20年代在玛雅遗址发现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不是在玛雅遗址发现的,就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是玛雅人的文物。一开始我就提到,阿兹台克人有雕刻头骨的习俗,也出土了许多这类工艺品,而玛雅人并无这样的习俗,而且玛雅人生活的地区也没有水晶矿藏。据此一些专家认为它是阿兹台克人制斓模?沂奔洳换嵩缬谥趁竦厥逼冢?蛭?菁?ü?饩咄饭堑亩嗬嫉滤担?难莱萦谢?底聊サ募O蟆U飧鐾饭怯辛礁龃┛祝ò材壬?扑?胺⑾帧备猛饭鞘保?┛拙鸵汛嬖冢?兰剖窃诎谏枋庇糜诠潭ㄍ饭牵?么┛酌飨允怯媒倒ぞ咦瓿隼吹摹0材仍?诹?⑵呤?甏桓?嗬嫉潞突萜眨℉ewlett-Packard)公司的晶体实验室鉴定,得出了它是由一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结论。多兰德告诉尼克尔,他没有发现水晶头骨的物理性质与自然形成的石英水晶有任何不同,其水晶“是如此接近在加州卡拉维拉斯(Calaveras)郡巨大的水晶矿发现的水晶,我猜测其原来的水晶块就是从那里来的……”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汉蒙德(Norman Hammond)则认为,这个水晶头骨在解剖学上非常逼真,更象是西方进入科学时代以后的 产物:“它最可能是16-18世纪的者纪念物。如果其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想法并非不可能,那么根据它所用的水晶块体积是如此巨大,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即它是在清代的中国,为一位欧洲客户制造的。”尼克尔向安娜要求对水晶头骨做进一步的年代鉴定,却被安娜以已经鉴定过了为由拒绝。
回答者: 何高大好人 - 初入江湖 三级 2-18 20:13
确定没有.
回答者: 明月_09 - 助理 二级 2-19 14:04
没有
回答者: kkx1994 - 兵卒 一级 2-25 23:14
1926年在洪都拉斯的玛雅文明的故址被发现了的水晶的雕刻。
摘下下颚的那一部份,从下部碰一下某个祝棵,两眼会发光。
尽管从解剖学角度看来,大致是正确模刻人类的头盖骨,但齿列紧密相咬的精巧程度实在令人叹服。
还有个让人吃惊的制作方法: 牙齿有一部份明显地是使用旋转一类的工具切削了的痕迹。
使这个精致的工艺品能上下合并,旋转工具在当时的技术水准想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的吧,这使水晶头骨之迷更加令人费解。
至今仍是世界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英雄联盟各城市的英文名
有关于水晶头骨的书籍,最著名的是《水晶头骨之谜》作者:凯瑞·路易斯·托马斯 克利斯·马顿 译者:田力男 曾臻。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看过。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本书内容的真实性,从中也可以了解水晶头骨。
墨西哥的原居民阿兹台克人有用石头、骨头、木头等材料雕刻人头骨的习
俗,称为“亡头”。其中有一些是用水晶雕刻的,形状夸张、抽象,风格较
为一致,而且一般都很小。比如大英博物馆藏有两个被鉴定为属于“古代墨西
哥”的小头骨,小的一个是用滑石雕刻的,大的一个是用水晶雕刻的,高度也
不过1.25英寸。两个都有穿孔,估计是当念珠或护身符用的。巴黎的一家博物
馆也藏有一个水晶头骨,大约为真人头骨的一半大小,法国专家认为是阿兹台
克人在14或15世纪时制作的。但是这并不是神秘现象或“新时代宗教”鼓吹者所说的水晶头骨。他们心目中的水晶头骨,与真人头骨差不多大小,风格写实,维妙维俏,据称是玛雅人的圣物,拥有神秘的力量。他们并声称,美洲原居民有一个传说,祖先留下了十三个水晶头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
最著名的一个水晶头骨后来属于英国探险家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米歇
尔-黑吉斯(Frederick Albert Mitchell-Hedges)所有,被称为米歇尔-黑
吉斯水晶头骨,米歇尔-黑吉斯则称之为“厄运头骨”(Skull of Doom)。
米歇尔-黑吉斯只在1954年出版的自传《危险,我的伙伴》(Danger My Ally)
一书中,唯一一次提到这个头骨,此前此后都对它保持沉默。这本书与其说是
自传,不如说是虚构小说,里面记载的许多事件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有的明
显是捏造的。他自称曾与美国钢铁大王摩根打扑克,在美国南方漂流,创了多
项岸上海钓记录,甚至一度和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是室友。他还声称曾经被迫
加入20世纪初活跃在美、墨边界的土匪(也有的认为是革命家)潘丘·维拉
(Pancho Villa)的队伍,参加了一场发生在拉里多(Laredo)的战役,并拯
救了400名村民。但是调查表明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场战役。在1928年,伦敦的《每日快讯》揭发说,米歇尔-黑吉斯为了增加知名度而伪造了一起抢劫案。米歇尔-黑吉斯控告《每日快讯》诽谤,被法庭裁定败诉。总之,此人算不上诚实。在这本书中,米歇尔-黑吉斯附了一张水晶头骨的照片,对它的介绍却很简略,但水晶头骨的神话却由此开始。然而,米歇尔-黑吉斯对这块水晶头骨的作用的描述,却与现在传说的绝然不同。在他看来,它是邪恶的化身,而不是智慧的化身:
“厄运头骨是用纯水晶制造的,科学家们认为制造过程用了150多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制造者花费了一生的所有日子,耐心地用沙琢磨一块巨大的水晶,直到完美的头骨最终出现。
“它至少有3600年老,根据传说,玛雅人的大祭司在举行秘密仪式时使用
它。据说当他借助这个头骨发布令时,亡将无可避免地降临。它被形容为
所有邪恶的化身。”
至于他是从哪里、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厄运头骨的,他却语焉不详,只含
糊地说“我有理由不透露我是如何拥有它的。”奇怪的是,在这本书的以后版
本中,有关这块头骨的部分却被出版商全部删去。是不是因为有知情者威胁
要揭露事实真相呢?后来,米歇尔-黑吉斯的养女安娜自称厄运头骨是她在
1927年随养父到中美洲英属洪都拉斯(现在的伯利兹)卢巴安敦(Lubaantun)
挖掘玛雅遗址时,在一个金字塔里面发现的。《水晶头骨之谜》对此有绘声绘
色的描述:
“安娜从窟窿里出来以后,日光还很充足。她掸去宝贝上面的灰尘,惊奇
地端详着它。‘我从来没有见到这么漂亮的东西。’这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的头骨,唯一与真人头骨不同的是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原来是一块真的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的水晶石上镂刻下来的。
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它反射的灯光变得扑朔迷离,异常明亮,只有纯度极高
的水晶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奇怪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它还能完好无损!
“看着水晶头骨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几个
探测队员顿时像被施了催眠术一般盯着头骨目瞪口呆。安娜的父亲从她手中接
过头骨,把它举了起来给众人看,霎时间每个人都狂喜不已。‘来帮忙的玛雅
人看了以后又哭又笑。’安娜回忆说。那时候每个人都好像着了魔一般,仿佛
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在场的每个人身上复活了一样。安娜说那是她漫长
的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了。”
事实如何呢?在80年代,两名美国学者兼乔·尼克尔(Joe Nickell)和约翰·费歇尔(John F. Fischer)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调查此事,无可质疑地证明这一切完全是捏造出来的。他们的调查结果后来收入1988年出版的《超自然的秘密:调查世界神秘事件》(Secrets of the Supernatural: Investigating the World's Occult Mysteries)一书。
最早提到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文献,发表于1936年的《人》杂志(大不
列颠与爱尔兰王家人类学研究所出版)。这期杂志发表了一张米歇尔-黑吉斯
头骨的照片,几位专家将这个头骨与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具水晶头骨做了比较。
这两具头骨有一些显著的不同。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是一整块水晶,而米歇尔-
黑吉斯头骨的下颔则是独立的,可以拆下。大英博物馆的头骨的眼窝是两个不
自然的圆孔,牙齿也不分明,而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眼窝、牙齿以及其他细
节都相当逼真。但是,这两个头骨总体上还是很相近,做鉴定的一名专家认为,
很难说它们是独立制作的,而是以同一具女性头骨为模型,也可能是其中一个
复制了另一个。
但是,这期《人》杂志却对米歇尔-黑吉斯只字不提。事实上,它把这具
头骨称为悉尼·博尼(Sydney Burney)先生拥有的头骨,感谢博尼“允许对
它进行操作和测量”,发表头骨的照片也注明“经W·悉尼·博尼的允许”。
显然,在当时,这是博尼头骨,而不是米歇尔-黑吉斯头骨。那么这具头骨怎
么落到了米歇尔-黑吉斯手里呢?原来,在1943年后期,博尼将它拿到伦敦的
苏士比拍卖行拍卖,由于出价达不到他的要求,他自己又把它买进,在1944年卖给了米歇尔-黑吉斯。大英博物馆参与了这次拍卖。《水晶头骨之谜》提及此事时声称:
“大英博物馆曾经要购买这个头骨,但没有买成。原因是博尼先生本人又
买了回去,继而又转售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并且非他不卖,价钱只要400
英磅!”
给人的印象好像是博尼和米歇尔-黑吉斯有什么幕后交易,并声称根据的
是大英博物馆前任馆员手写的笔记。但是这个由当时大英博物馆的馆员布朗霍
兹(H.J. Braunholtz)记录的笔记并没有这种说法。原文为:
“在苏士比销售中竞叫,第54批号,15x43,达到340英镑。被博尼买进。
后来被博尼先生以400英镑卖给米歇尔-黑吉斯先生。”
显然,大英博物馆没买到这具头骨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出价(340英镑)
低于米歇尔-黑吉斯(400英镑),而不是《水晶头骨之谜》所说的博尼“宁愿不以高价卖给其他买主”。当这笔交易被揭露出来的时候,米歇尔-黑吉斯早已去世,其养女安娜如何解释呢?她声称米歇尔-黑吉斯在玛雅遗址挖掘出这具头骨之后,为了能得到另一次探险的资助,将它抵押给博尼。她在80年代给尼克尔的信中说:
“当时拥有它的人(指博尼)只是替我父亲保管,根本没有权利将它拿去
拍卖。此人被视为我父亲的知交,在我们旅行时,我们必须留下许多东西让人
保管。当我父亲听说它被拿去拍卖时,他非常非常地生气,立即赶往伦敦,将
它撤下。”
这个解释让人疑惑。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他从1936年直到1947年一直呆在英国,只有这段时期的早期曾有几个月外出钓鱼。在1936年,其父去世,给他留下了一大笔的财产,完全有能力花400英镑将头骨“赎回”,为什么不早一点这么做,而要等到1944年拍卖以后呢?尼克尔问安娜是否有任何书面的资料,比如书信、剪报,能够用于证明在那次拍卖之前,头骨确实属于米歇尔-黑吉斯所有。安娜回答说没有任何文件能够证明,因为其父的所有文件都在一次旋风中丢失了。这样,有关米歇尔-黑吉斯父女发现并拥有水晶头骨的唯一证据就是安娜本人的说辞。此人的信用如何呢?跟她父亲一样不可靠。
她在1968年2月17日给水晶头骨研究者富兰克·多兰德(Frank Dorland)
的信(后收入理查德·加文(Richard Garvin)在1973年写的一本书《水晶头
骨》(The Crystal Skull))中说:
“这块水晶头骨在1926年我们到卢巴安敦的那次探险中首次出现。我们在
1926年间抵达那里,在1927年雨季之前离开。”“我发现头骨埋在祭坛之下,
而其下颔则是三个月后在25英尺外的地方发现的。”
按照这个说法,水晶头骨是安娜在1926-27年间被发现的。在1962年3月《命运》杂志(Fate)发表的一篇采访中,安娜却又说是在30年代末由她的父亲发现的。在1983年3月1日给尼克尔的回信中,安娜又换了一种说法:“我的父亲于1924年,在我们对伯利兹的卢巴安敦进行挖掘时发现了这个头骨。”当尼克尔向她指出她的这个说法和以前给多兰德的信在时间和人物上都不一致时,安娜回信解释说:
“我确实首先看到了这个头骨--或者说我看到了某物在闪光而叫来了我
的父亲--这是他的探险,我们全都帮忙仔细地移动石头。因为是我首先看到
它,所以人们让我捡起它。加文书中所说的日期1926-27年是不正确的。在
1924年我的父亲将它交给了玛雅人,而当这次探险在1927年结束,我的父亲
将特许挖掘的物品都交给了大英博物馆之后,玛雅人又将它交给了父亲。”
但是在《水晶头骨之谜》一书中,安娜却又回忆说,头骨是她在17岁生日
那一天发现的,而她17岁这一年是1927年。如此反反复复,出尔反尔,使人无法相信她的证词。而且,根据米歇尔-黑吉斯的自传,在1926年末,他已经“结束了对卢巴安敦的最后一次访问,回到了伦敦”,在1927年时,他并不在伯利兹。
《水晶头骨之谜》附有一张“弗烈德里克和安娜·米歇尔-黑吉斯(右,
20岁)于1920年代末在中美洲的丛林里”的照片,以做为安娜参加挖掘的证据,但是“20岁”的注释表明这张照片即使是真实的,也照于“1927年发现头骨”的三年之后。事实上,安娜极可能根本就没有参加20年代对玛雅遗址的挖掘。这次挖掘的主要成员托马斯·甘(Thomas Gann)博士在回忆这次挖掘时,没有提到安娜,也没有提到发现水晶头骨。里奇蒙德·布朗女士(Lady Richmond Brown)长期跟随米歇尔-黑吉斯旅行,拍照了大量的米歇尔-黑吉斯及其发现的照片,却没有一张是水晶头骨;在她拍照的卢巴安敦探险的照片中,也找不到安娜。米歇尔-黑吉斯本人在30年代就这次探险给报纸写了许多文章,并在1931年出了一本有关著作《神奇与恐怖之地》(Land of Wonder and Fear),都没有提到安娜参与了这次探险,也没有提及水晶头骨。参加这次探险的其他人员在文章、书中也都没有提到安娜和水晶头骨。其中,埃里克·汤姆逊(Eric Thompson)更是一直指责有关这个头骨的故事都是虚构的。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埃克赫姆博士(Gordon F. Ekholm)发现了博尼于1933
年3月21日写给该馆的一封信,彻底推翻了安娜的说法。信中说:
“在我买到这个水晶头骨之前,它已在一位收藏者手中数年,而在这位收
藏者得到它之前,也已在一名英国人手中数年,在那之前的情况我无法追溯。”
很显然,水晶头骨是博尼从一位收藏家(从上下文看,这位收藏家可能不
是英国人)手中买来的,而这个头骨面世的年代,看来早于1927年。博尼进一
步说:
“我将它带到大英博物馆给乔伊斯(Joyce)先生看,他很友好地让我将它
与博物馆收藏的水晶头骨做比较。宝石鉴定家格鲁宁船长(Captain Gruening)
也在场,对它做了非常详细的鉴定,并发现它的制造方法及其外表与博物馆收
藏的水晶头骨一模一样。它也被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了鉴定,发现它很可能是来
自美洲。它的高度为5.5英寸,长度为8.5英寸。我想不起还有其他任何信息能够提供给你,但是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需要我回答的,敬请让我知道,我将尽力回答。”
在信中,博尼要价1000英镑。显然,博尼对这个水晶头骨是怎么出土的一
无所知,否则不会不在信中提及,而只提到专家的鉴定。要而言之,所谓安娜
在20年代在玛雅遗址发现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一个谎言。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不是在玛雅遗址发现的,就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
是玛雅人的文物。一开始我就提到,阿兹台克人有雕刻头骨的习俗,也出土了
许多这类工艺品,而玛雅人并无这样的习俗,而且玛雅人生活的地区也没有水
晶矿藏。据此一些专家认为它是阿兹台克人制造的,而且时间不会早于殖民地
时期,因为据鉴定过这具头骨的多兰德说,它的牙齿有机械琢磨的迹象。这个
头骨有两个穿孔(安娜声称她“发现”该头骨时,穿孔就已存在),估计是在
摆设时用于固定头骨,而该穿孔明显是用近代机械工具钻出来的。安娜曾经在六、七十年代将它交给多兰德和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晶体实验室鉴定,得出了它是由一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结论。多兰德告诉尼克尔,他没有发现水晶头骨的物理性质与自然形成的石英水晶有任何不同,其水晶“是如此接近在加州卡拉维拉斯(Calaveras)郡巨大的水晶矿发现的水晶,我猜测其原来的水晶块就是从那里来的……”研究玛雅文化的专家汉蒙德(Norman Hammond)
则认为,这个水晶头骨在解剖学上非常逼真,更象是西方进入科学时代以后的
产物:“它最可能是16-18世纪的者纪念物。如果其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想
法并非不可能,那么根据它所用的水晶块体积是如此巨大,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即它是在清代的中国,为一位欧洲客户制造的。”尼克尔向安娜要求对水晶头骨做进一步的年代鉴定,却被安娜以已经鉴定过了为由拒绝。
既然安娜不再允许对米歇尔-黑吉斯头骨做科学鉴定,我们只有回头来看
看大英博物馆的水晶头骨的情况。这个头骨据说来自墨西哥,被一位西班牙军官带到欧洲,卖给一位英国收藏家。这位收藏家后又被法国古董商博(Eugene Boban)获得,转卖给纽约的一家公司,再卖给大英博物馆。从造型上看,这个头骨比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更象是阿兹台克人的作品,因此大英博物馆在以前对它的说明是“可能源自阿兹台克--不早于殖民地时期”。近来,大英博物馆科学研究部对它做了进一步的鉴定,认为其水晶很可能来自巴西,而且有用制造珠宝用的转盘加工的痕迹,而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人并无这种技艺。这些痕迹以及其高度光滑的表面表明,它是用传统的欧洲技术雕刻的。在19世纪初期,有大量的巴西水晶被运到德国,与传说的相反,博班可能是在德国得到了这个水晶头骨。因此,大英博物馆现在将这个水晶头骨的说明改为:
“可能是欧洲作品,19世纪。”
如果米歇尔-黑吉斯头骨象一些专家认为的那样,与大英博物馆的头骨有同一来源,那么它也很可能是在19世纪在德国制造的。既然这些水晶头骨可以肯定绝非是玛雅人的作品,很可能是19世纪欧洲人的创作,那么笼罩在水晶头骨上的那层神秘光环也就消失了。那么又如何解释许多人在看到水晶头骨时所感到的那种魔力?甚至连多兰德本人,在他获准研究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的六年间,也觉得有神秘体验。他说他在与水晶头骨共处时,能听到一种“非常安静又非常引人注意,象是从高音银钟发出”的声音。他还从水晶头骨上看到“其
他的头骨,高山,手指和面容”等影像。但是他也承认,这些现象并非米歇尔-黑吉斯头骨所特有,因为他从博物馆借来一个水晶球后,这些现象也都一一感觉到了,虽然较不显著。显然,多兰德受到了水晶的催眠。水晶是一种很引入注目的奇妙石头,而头骨做为亡的象征,也一样引入注目,这两者结合起来,成为绝佳的催眠工具,使得容易受心理暗示的人产生了幻觉、幻听。因此这种体验也就因人而异,另一位研究人员加文在与米歇尔-黑吉斯头骨相处时,就没有听到或看到那些现象。心理暗示也能治愈某些疾病,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在看到或触摸了水晶头骨之后,身体变好了,觉得水晶头骨有治病的魔力。
“新时代宗教”也就建立在催眠之上。在《水晶头骨之谜》出现过的尼克·那切瑞诺(Nick Nocerino)在“新时代宗教”中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被称为“老师的老师”。他自称用科学方法和形而上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迷信的方法)研究水晶头骨多年,创建了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并任会长,被“新时代宗教”追随者视为鉴定水晶头骨的权威。他当然是相信水晶头骨有超自然的魔力的,然而,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在其网站中对水晶头骨的介绍却还显得相当实在,很有参考价值()。这个资料提到,目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个水晶头骨被制造出来,包括数百个与真人头骨一模一样的,后者价格在1万到5万美金之间。还有一些更便宜也更逼真的(下颔可以移动)的水晶头骨是中国制造的。它们模仿那些“古代”的水晶头骨到了难以分辨的地步。显然,神秘现象鼓吹者所谓用现代技术也无法制造水晶头骨的说法不过是谎言。那切瑞诺还指出,所谓十三个水晶头骨放在一起就会揭示出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的说法并非美洲原居民的传说,而是他本人在儿童时代的一个幻想(他称之为“洞察”),1980年开始他在有关水晶头骨的演讲中与听众分享这个幻想,就这么传播开去,被越传越神。国际水晶头骨协会并介绍说,那切瑞诺已鉴定出49个古代水晶头骨(他们说的古代指一千年以前,并且认为是用古代工具制造的),在一次秘密聚会上,13个水晶头骨的确被放在了一起。然而世界并没有因此发生巨变,人类过去和末来的秘密还依旧有待破解。
神秘的玛雅文明:水晶头骨千古之谜
虽然人们对玛雅文化中种种不可理解的成就早有所闻,但这个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的水晶头颅,却依然不能不令人震惊。
这个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据至雅古代传说,这个水晶头颅具有神奇的力量,是玛雅神庙中求神占卜的重要用具,至今一千多年历史,专家们研究过头颅的表面及其内部结构后,肯定其历史非常悠久,确是玛雅时代遗留的文物。
但令研究者们困惑的却是: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现眩目的亮光。我们知道,近代光学产生于十七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十八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非常了解人体骨骼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雕刻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还有,水晶即石英晶体,它的硬度非常高,仅次于钻石(即金钢石)和刚玉,用铜、铁或石制工具,都无法加工它。即使是现代人,要雕琢这样的水晶制品,也只能使用金钢石等现代工具。而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还不懂得炼铁,他们又是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加工这个水晶头颅的呢?难道他们早已掌握了我们现在还不晓得的某种技术吗?
从这个奇异的水晶头颅来看,也许玛雅人掌握的科学技术,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高超得多。但他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技术的呢?这就更是谜中之谜了。
刀锋意志:伊瑞利亚(Irelia)。诅咒巨魔:特兰德尔(Trundle)。探险家:伊泽瑞尔(Ezreal)。牛头酋长:阿利斯塔(Alistar)。殇之木乃伊:阿木木(Amumu)。冰晶凤凰:艾尼维亚(Anivia)。黑暗之女:安妮(Annie)。寒冰射手:艾希(Ashe)。虚空恐惧:科’加斯(ChoGath)。
注意事项:
carry是出自Dota等竞技游戏的游戏术语,指主力输出型的英雄。carry的一大存在价值在于吸引对方ganker的注意力。通常情况下,放任对方carry是非常危险的,初期留给对手carry过多的farm空间与时间无疑是迈出了本方中期团战团灭的节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