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元神之腑的是谁呢-原神是哪位神
很多考生想高效的进行执业药师备考,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执业药师备考知识点“六腑的共同特点和生理功能--中药综”,详细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执业药师考试!
六腑的共同特点和生理功能
共同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胆:储藏和排泄胆汁帮助消化;主决断,具有对事物判断决定的机能,又属奇恒之腑。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水谷之海,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故又称:小肠主液。
大肠:传化糟粕,并吸收部分水液。故又称:大肠主津。
膀胱:主要功能为储尿和排尿。
三焦:有“孤府”之称,主持运气,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水液运行的通路。
上焦如雾,主气的生发和宣散。形容心肺输布营养至全身的作用。
中焦如沤,为气血生化之源。形容脾胃等脏腑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
下焦如渎,形容肾、膀胱、大肠等脏腑排泄二便的作用。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中空,似六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功能似脏,“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其中脑为元神之府。
人的六腑分别具有什么特征?
奇恒之腑包括: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
奇恒之腑介绍及生理功能:
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奇恒之腑,除胆属六腑外,都没有和五脏的表里配属关系,但有的与八脉相联系。奇恒之腑在女子为六个,而在男子为五个,其实,男女皆有“胞“,不应只将女子胞规定为奇恒之腑之一。为了弥补男子的奇恒之腑也有六个,明清医学家加了”精室“这一脏器。
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之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
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2、主精神意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
3、主感觉运动:眼耳口鼻舌为五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
六腑和奇恒之府-笔记
六腑多为中空有腔的器官,这些器官具有传化物的功能,正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这些器官“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由于六腑的这种基本功能,也就决定了六腑是以通为顺,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正如《素问五脏别论》所说:“此不能久留,输泄者也。”
一、胆
胆又属于奇恒之腑,是因为其内所容之物为胆汁,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与其他腑接受外界摄入的饮食物有所不同。
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胆汁泻入肠道有帮助消化的功能。
胆还与人的意识思维有关,《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胆有主决断的作用。人在处理外界事物时,能够有明确判断并果断作出决策与其胆主决断的功能有关。胆与肝互为表里。
肝之余气溢于胆,形成了胆汁。在情志方面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配合。
二、胃
胃又称胃脘,其上部为上脘,中部为中脘,下部为下脘。
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腐熟和消化饮食物,《灵枢玉版》称之为“水谷之海”。
胃把经过腐熟消化后的饮食物向下输送到小肠,由小肠进一步吸收其精微,所以胃以降为顺。若胃气不降,则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证。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胃分工合作把水谷精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是人体营养的源泉。脾胃的这种功能通常概括为“胃气”,所以中医在辨证治疗时,十分重视胃气有无,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
三、小肠
小肠是一个管状器官,回环迭积,位于腹中。其上口与胃的幽门相连,下口与大肠相接,交接处称为阑门。
小肠为受盛之官,“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经胃腐熟后的饮食物传送至小肠,由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并把它分为清浊两部分。其“清”即精华部分经脾的运化转输到全身,其“浊”即糟粕部分下输到大肠。小肠的这种作用称为“泌别清浊”。
小肠与心互为表里。心火过盛常移热于小肠,出现舌红尿赤等证。
四、大肠
大肠也是一个管道器官,其上端与小肠连接,下端为肛门,是粪便排泄的出口。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由小肠下输的食物残渣经大肠进一步吸收其中水分,使糟粕成为成形的粪便。若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则会出现泄泻或便秘症候。
大肠与肺互为表里。肺的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在病理上常互相影响。
五、膀胱
膀胱位于下腹,它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人体水液代谢后的多余部分在膀胱中贮藏,在肾的气化作用下,尿液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若膀胱气化不利,则会出现小便不利或癃闭;若膀胱失于约束,则会出现尿频,小便失禁等证。
膀胱与肾互为表里。膀胱的气化要依赖肾气的调节。
六、三焦
在六腑中,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在解剖的脏器中还找不到其对应的实质。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三焦居“脏腑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六腑中,只有三焦与五脏没有表里关系,所以《内经》称之为“孤府”。
三焦的主要功能是主持津液的气化,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谓“决渎”,即疏通水道的意思。三焦又是元气通行的道路,元气发源于肾,借三焦的通路而敷布全身,以激发和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三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主要是依据其功能而划分的。
“上焦如雾”,是说上焦具有布散的功能,能够把水谷精气像雾露一样布散到全身。《灵枢决气》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实际上是概括了心与肺输布气血的作用。
“中焦如沤”,是说中焦具有的腐熟作用。饮食物进入人体后,必须经过“沤”的过程,腐熟以后,其精微部分才能被吸收。《灵枢营卫生会》说:“此(指中焦)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从这种功能来看,实际上是概括了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下焦如渎”,“渎”是下水道。把下焦看做是下水道,是说下焦有排泄糟粕和尿液的功能,即包括了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的功能。
附: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奇恒之腑除胆以外,都不与五脏有表里配合关系。脉、髓、骨、胆在前面的章节里已有叙述,这里只论述脑和女子胞。
(一)脑
脑为髓海,是由髓聚而成。《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
关于脑的功能,在《黄帝内经》中没有直接阐述,但在论述“髓海不足”的病证里面,我们可以推论古人对脑功能的认识。《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可见脑与人的听觉、视觉密切相关,而视觉和听觉又是人体精神的表现,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这强调了脑的重要性。明代李时珍也进一步指出:“脑为元神之府。”
(二)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是女子孕育胎儿和发生月经的器官。女子胞在生理上与肾脏和奇经中的任脉、冲脉关系最为密切。肾具有生殖功能,在女子十四岁左右,肾中精气充实,产生了一种叫做“天癸”的物质,天癸是一种能够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物质。同时任脉和冲脉也开始充盛,任脉主胞胎,冲脉为血海,这两条经脉都起始于胞中,于是月经初潮,具有了生殖能力,所以妇女的月经是否正常与冲任二脉有着直接关系。胎儿在胞宫中孕育,也受冲任二脉的影响。
由于月经的通行和胎儿的孕育都有赖于血液,而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与心、肝、脾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胞宫的生理功能也受到心、肝、脾三脏的影响。
一、胆的生理功能
1.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可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
2.胆主决断
胆具有对事物进行判断、做出决定的机能。
胆藏的胆汁由肝之余气所化,称为“精汁”,胆又主决断与精神活动有关,故
又属奇恒之腑。
二、胃的分部名称、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1.胃分为上脘(包括贲门)、中脘(即胃体)和下脘(包括幽门)。
2.生理功能
(1)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故胃又被称为
“太仓”、“水谷之海”。
(2)主腐熟水谷,腐熟即初步消化的意思。受纳于胃的水谷在胃不断蠕动和胃阳气蒸化作用下变成食糜,有利于进一步消化吸收。又 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 3.胃的生理特性
(1)胃主通降:指胃气向下通降运动以下传水谷及糟粕的生理特性。①胃容纳饮食物;②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③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④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藏象学说以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协调,共同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2)胃喜润恶燥: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的受纳腐熟,不仅依赖胃气的推动和蒸化,亦需胃中津液的濡润。胃中津液充足,则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胃为六腑之一,属阳土。胃又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故胃喜润而恶燥。胃津胃阴不足,胃失和降,可见饥不欲食、干呕、呃逆等。在治疗用药上,应慎用苦寒燥烈之品,以防损伤胃阴,从而损伤胃气。
三、小肠的生理功能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糜,必须在小肠内停留相当长的时间,称为“受盛”;进一步对食糜进行消化,并吸收水谷之精微,称为“化物”。
2.泌别清浊 一是食糜经过小肠消化,分别(泌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二是将清者即水谷精微吸收,并将浊者即食物残渣传输于大肠;三是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使无用的水液渗入于膀胱,故称“小肠主液”。
四、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化糟粕
饮食物在小肠泌别清浊后,其浊者即糟粕则下降到大肠,大肠将糟粕经过燥化变成粪便,经大肠之气的运动,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的传导功能,是胃气降浊功能的体现。
2.大肠主津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的水液,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大肠主津功能失常,水液不得吸收,水与糟柏俱下,可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实热,消烁津液,或大肠津亏,肠道失润,又会导致大便秘结不通。
五、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津液经过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清者经脾达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浊者留而为尿。膀胱可贮留一定量的尿液,开合有度,排出体外。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肾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调节。
六、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因其在人体脏腑中,惟它最大,又无脏与之相表里,故又有“孤府”之称。
1.三焦的生理功能
(1)通行诸气:指三焦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路。肾藏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元气,自下而上运行至胸中,布散于全身;胸中气海中的宗气,自上而下到达脐下,以资先天元气。故《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
(2)运行津液:指三焦是全身水液上下输布运行的通道。三焦水道不通利,则肺、脾、肾等脏的输布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将难以实现,所以又把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作用,称作“三焦气化”。正如《类经·藏象类》所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2.三焦的生理特点
(1)“上焦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营养到全身的作用。
(2)“中焦如抠”:指脾胃等脏腑腐熟水谷、运化精微的作用。
(3)“下焦如渎”:指肾、膀胱、大肠等脏腑的生成和排泄二便的功能。
考点强化
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
脏腑之间构成这种关系,主要根据:
①经脉属络
②生理配合
③病理相关
(一)心与小肠
(二)肺与大肠
(三)脾与胃
(四)肝与胆
(五)肾与膀胱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不与水谷直接接触,有异于六腑;其功能“以藏为主”,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似脏非脏,似腑非腑,不同于一般的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所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脑
一、脑的生理功能
1.脑为髓海,
主宰生命活动
“脑为元神之府”
2.主司感觉运动
3.主司精神活动
脑为髓海,主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脑为精神活动的枢纽。
二、脑与五脏精气的关系
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脑主管思维、意识及情志活动等,又分属于五脏,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故精神情志活动与 心、肝、肾 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
女子胞
一、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
二、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与天癸的关系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肾精肾气的盛衰,对女子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维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与 冲脉和任脉 联系最紧密。
3.与脏腑的关系 女子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液所化,月经的来潮和周期,以及孕育胎儿,均离不开气血的充盈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五脏之中,女子胞又与 心、肝、脾 的关系尤为密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