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游戏秘籍

第五人格模仿者抽象-第五人格模仿者抽象语言

第五人格模仿者抽象-第五人格模仿者抽象语言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克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乐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对于美国唱片工业冲击形成的影响,时至四十年后的今天仍能找到遗留的痕迹。

虽然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他们中的成员也有被英国女王加封晋爵。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披头士乐队除了不计其数的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以外,还经常登上世界多个国家的邮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等相关文化资料储存组织。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拥有大量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的职业模仿者,以及专业组织和评判模仿大赛的机构和组织。披头士乐队以及披头士文化早已成为人类在20世纪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永远铭刻,他们作为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商标,从未受到任何的挑战。

回溯披头士乐队的形成、发展以及他们数不胜数的光辉成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最初,这支神话般乐队的开始是从英国名城利物浦开始的。早在披头士乐队录制专辑轰动世界的五六年之前,这支看起来和其他无名乐队并没有太多区别的音乐团体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传奇般的经历。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流行起了噪音爵士乐,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约翰·列侬(出生于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8日在美国纽约遇刺身亡)就是当时追逐潮流的一个叛逆青年,1956年,16岁的约翰·列侬在利物浦一处教堂里结识了小他两岁的保罗·麦卡特尼(出生于1942年6月18日),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双子星走在了一起。1957年3月,正在高中读书的列侬购买了一把吉他,并且在高中校园里组建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噪音爵士乐队,乐队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学校Quarry Bank高中。保罗·麦卡特尼马上就加入了列侬的这支乐队担任另外一名吉他手,不久之后麦卡特尼的好朋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出生于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因恶性脑肿瘤去世)也加入了乐队成为了第三名吉他手,与此同时也陆续的有其他乐手临时性加入并退出这支高中校园里的乐队,其中留队时间较长的是乐队的鼓手柯林·汉顿(Colin Hanton)他于1957年加入,于1958年退出。最终,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构成了Quarrymen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1960年3月,约翰·列侬的大学同学兼好友,才华横溢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Stuart Sutcliffe,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1962年4月10日因突发型脑出血病逝)加入了Quarrymen乐队,同时他建议乐队更名为甲壳虫乐队(the Beetles),1960年夏天,Quarrymen乐队把名字变更为银色披头士乐队(the Silver Beatles),一直缺乏固定鼓手的乐队也找到了合适的鼓手彼德·贝斯特(Pete Best,1941年11月24日出生在印度Madras市)加入,同年8月份,乐队正式定名为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随后披头士乐队前往联邦德国的汉堡作为乐队在欧洲的起点,但是汉堡的经历却为披头士乐队泼了一头冷水。在汉堡,劈头士乐队虽然非常成功的在当地的一些俱乐部站住了脚,并且成为了当地一支小有名气且颇受欢迎的乐队,但是在1960年末,由于乔治·哈里森尚未成年,所以他们被西德方面遣送出境,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英国的利物浦,但是乐队通过在利物浦的一些演出渐渐成为了当地较为知名的小乐队。

1961年3月份,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德国的汉堡,去作为汉堡歌星托尼·谢里丹(Tony Sheridan)的后备乐队来参与专辑的录制工作,在此期间披头士乐队也创作了一些歌曲,但是没有被发表,不过这些音乐在披头士乐队成名之后陆续的被发行,这些早期作品证明了他们从这时开始就已经开始展现自身的才华了。与此同时,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的事业发展则日渐辉煌,在当地的俱乐部和酒吧的演出使他们渐渐从一支地下乐队逐渐的走向当地音乐文化的前台,在利物浦和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地区,披头士乐队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忠实的歌迷和听众群体,而他们在卡文俱乐部(Cavern Club)经常性的演出表演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界的一个传奇,整个1961年,披头士乐队的一系列活动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但是同样在1961年,乐队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却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去完成他的学业,保罗·麦卡特尼转而成为了乐队新的贝斯手,乔治·哈里森成为了主吉他手,约翰·列侬担任节奏吉他,彼德·贝斯特担任鼓手,但同时他们在演唱和表演的时候又经常互换和演奏其他各种乐器,而每个人几乎都是乐队的主唱歌手。

在1961年,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演出和表演的过程中,乐队从最初时候的仅演唱翻唱曲目,到后来乐队成员自行创作歌曲,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两个人相互合作创作了大量在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自己音乐风格的探索,从最初的噪音爵士乐,到逐渐从民谣,布鲁斯,R&B音乐和摇滚音乐中汲取精华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开始了在各种乐器演奏技巧并将其融入乐队音乐的摸索。同是在这一年,披头士乐队的忠实歌迷,乐队前贝斯手苏茨里费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发奇想,让乐队的所有成员全部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这一起怪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一发型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成名以后的商标之一,并且带动了后来的流行方向。不过并不是乐队每一名成员都非常乐意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乐队的鼓手贝斯特就特例独行的留着和乐队其他成员完全不同的发型。1961年底,披头士乐队的巨大潜力被利物浦的唱片店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生于1934年9月19日,1967年8月27日由于过量于伦敦的家中)所发现,并且在不久之后成为了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他成功的运作即将把披头士乐队带上世界音乐的颠峰。

1962年1月1日,披头士乐队前往Decca Records唱片公司试音,但是最终被唱片公司管理人员迈克·史密斯(Mike Smith)回绝,并且声称,吉他乐队已经没前途了。此前他们已经被多家唱片公司所拒绝,但是在爱泼斯坦的带领下,披头士乐队再次前往百代(EMI)唱片公司的下属Parlophone公司碰运气,经过试音之后,唱片公司制作人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在1962年5月9日和披头士乐队正式签约。除了忙于和唱片公司的签约谈判,披头士乐队还继续在德国和英国进行演出,而成功和唱片公司签约后的爱泼斯坦开始潜心包装乐队的形象,除了已经形成的发型之外,还在着装等各方面打造披头士乐队,1962年8月16日,不合群的鼓手彼德·贝斯特被爱泼斯坦开除出队,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而他的被开除原因也是被传说的多种多样,有说法称贝斯特的离队是因为他不合群体的着装打扮和发型,也有说法称贝斯特是因为古怪多变的性格,以及乐队其他成员嫉妒他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在女性歌迷中的地位而被开除,还有说法称制作人乔治·马丁对他的鼓技不满。最终,利物浦土生土长的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原名Richard Starkey,生于1940年7月7日)被应招入队取代了彼德·贝斯特,而乐队的成员也实现了清一色的利物浦本土化。而1962年对于披头士乐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乐队的前任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因脑出血病逝,年仅22岁。林戈·斯塔尔加入之后,披头士乐队立即开始了乐队第一支单曲《Love Me Do/PS I Love You》的录制。在这首单曲发行之后,顺利的排进了英国单曲榜的前20名,据说爱泼斯坦为了乐队的单曲能够进榜而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万张,同时,披头士乐队也正式成为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固定表演嘉宾,从1962年到1964年,披头士乐队共在BBC进行了50多场表演。

1963年,披头士乐队的第二首单曲《Please Please Me》迅速成为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单曲,同时这首单曲也被公认为是“英国入侵”浪潮的标志性单曲。随后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三首单曲《From Me to You》同样成为了英国单曲榜冠军。1963年3月22日,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这张专辑在发行之后迅速成为了英国专辑榜的冠军,并且在冠军位置上异常惊人的连续称霸了长达30周的时间,这在英国引起了轰动,上至皇室宗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被披头士乐队的音乐所吸引,无论男女歌迷都为之倾倒,这些狂热者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专有名词“Beatlemania(披头士狂)”。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在这时候已经初步成型,他们富有活力的音乐迎合了战后英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求文化解放的思潮,带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同时他们的音乐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和音乐元素,无可挑剔的音乐旋律以及谐和的音乐融合,兼有活力四射的吉他演奏以及诗意般的歌词和极其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因而迅速主宰了英国的音乐市场,也带动了整个英国文化的发展,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核心,两位天才之间的完美配合成为了音乐界的一段佳话。而制作人乔治·马丁卓越的制作才能也被人们所肯定,他完美的理解了披头士的音乐,并且精妙的音乐和器乐编排,成为了披头士音乐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披头士乐队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陷入一个程式化的怪圈,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摸索前进,进一步的去发展完善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且在编曲,创作,以及器乐的表演方面进一步提高。披头士乐队在1963年底发行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除了进一步的巩固了他们的地位之外,也充分表现了乐队在作曲以及各种乐器的演奏配合和编排上的成熟,他们用多种不同的乐器创造并完美的演绎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旋律以及把他们谐和的编排在一起,此时的披头士乐队已经具备了高出其他任何人一筹的王者实力,到1963年底,披头士乐队已经初步的统治了英国的音乐,狂热的歌迷们遍布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仅仅发行了两张专辑,但是披头士成为了文化现象。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显然不会对英国的疯狂充耳不闻,百代公司在美国的伙伴Capitol公司成为了最先的获益者,他们发行的单曲迅速席卷了美国的单曲榜,1964年初,Capitol公司发行了披头士乐队第一张美国专辑《Meet the Beatles》,结果他们在美国引起了并英国更剧烈的疯狂,专辑发行后不久,披头士在电视节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出现,结果吸引了全美超过七千三百万的观众收看,美国同样出现了极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披头士乐队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最具轰动效应的乐队。同样,由于披头士乐队的出现,也掀起了“英国入侵”浪潮。从此之后,披头士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单曲都可以在大西洋两岸非常轻松的成为排行榜的冠军。他们对于唱片市场的统治地位,再没有任何人和乐队可以对他们形成任何冲击。1964年,披头士乐队出演了第一部**《A Hard Day's Night》在这部类似于自传性质的**中,除了**上的欢快活泼的音乐喜剧形式赢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绩和影评界的广泛好评以外,乐队贡献的**原声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列侬和麦卡特尼的完美依然在继续,英国摇滚风格的音乐除了在英国引领音乐的发展之外,还逼迫着美国的一些慢节奏民谣歌曲风格的乐队和歌手投入到了摇滚音乐之中,就连美国音乐的象征“猫王”埃尔维斯也开始做出变化以对拯救自己的音乐市场做垂挣扎。在这部**原声中,乔治·哈里森受到了美国“革命的音乐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扔掉木吉他,拿起电吉他唱摇滚的影响,第二个拿起了电吉他来演奏摇滚歌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摇滚音乐革命性的变革并影响了摇滚乐以后的发展。

随着披头士乐队成功的冲开美国唱片市场的大门,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等众多的英国乐队在此后一拥而上,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市场,“英国入侵”轰轰烈烈的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了,但是始终没有任何乐队对披头士乐队的地位形成威胁,而披头士乐队和鲍勃·迪伦一起成为了后来摇滚乐发展的教父级人物,英国的众多乐队影响了此后的数代美国摇滚音乐歌手和乐队的风格和思想。从1964年到1965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Something New》,《Beatles for Sale》,《Beatles '65》,《Beatles VI》,《Help!》,《Rubber Soul》等多张专辑和**原声,这些专辑除了继续轻易的获得巨大销量以外,虽然某些部分带有商业催生的色彩,但是绝大多数在音乐上也是不断的进步,在吉他演奏和其他各国乐器的使用融合上,披头士依旧是世界领先,并且他们不断的汲取其他音乐人的精华,列侬就从鲍勃·迪伦的歌词创作中吸取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经验,并且表现在了自己的音乐中,这种不断追求进步的状态使得披头士在音乐领域保持着持续进步的辉煌成就,而这期间的一些单曲也呈现出民谣和乡村风格,并且更多的注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个人感情的表达。除了发行专辑以外,披头士还增加了全球性的巡回演出,这使他们的辉煌和巨大的影响里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他们的歌迷开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他们所主演的**《Help!》在票房商业取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功。

1966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专辑《Revolver》,这张专辑依旧在世界范围内热销,不过这张专辑的风格却开始更加趋向于迷幻音乐,虽然这种变化是非常成功的,编曲,旋律,吉他的表现都依旧是协调组织的非常完美,但是此前听多了披头士那种摇滚风格的歌迷却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披头士应该继续自己的器乐和声乐表现非常完美的摇滚乐风格,而不应该趋于迷幻色彩。尽管有不同声音,但是绝大多数的披头士狂热者仍旧继续着自己的狂热,专辑中多首单曲仍然在世界各国轻松的成为排行榜冠军,续写着披头士乐队以前的辉煌。在1966年发行的另一张专辑《Yesterday...And Today》封面却引起了相当巨大的争议,由于封面的生肉以及屠杀玩具娃娃的封面来抗议Capitol唱片公司控制他们唱片在美国市场的生杀大权,结果这些唱片在送往唱片店不久尚未发行的时候就被封存禁止发售,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封面重新换成了普通图案之后才再次上市发售,而现在拥有那张专辑原始封面的唱片其珍藏价值早已超过数万美元。同年,乐队又因为列侬的“披头士比耶稣更受欢迎”的言论而一度遭到了电台和媒体的封杀,但是这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媒体就妥协了,在披头士道歉之后,他们重新对披头士敞开了大门,似乎披头士确实比耶稣更受欢迎。但是乐队在1966年8月29日结束了在旧金山Candlestick公园的演唱会之后,就宣布暂停巡回演出,集中精力在录音室去做音乐创作。但是媒体却广泛的认为乐队即将解散,特别是乐队的成员在注重乐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个人音乐的发展,更加刺激了这种说法的蔓延,不过披头士最终以新单曲核心专辑的发布而彻底打消了媒体的各种猜测。

1967年,披头士乐队发行了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不仅让披头士继续着流行和摇滚乐界的统治性地位,同时也是披头士出色的迷幻音乐专辑,多种乐器的混杂以及多首歌的混录等,旋律、编曲、歌词、器乐等各方面仍旧是无可挑剔,同时专辑中歌词所流露出的嬉皮士态度,再一次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年轻人的思想,披头士再次代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思潮,因而虽然他们的迷幻音乐以及生活上开始服用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过披头士却依然扮演着青年人先锋的角色,披头士依然是文化的先驱,不过他们的音乐却开逐步的离开摇滚乐转而向着流行音乐的方向发展和变化。1967年8月27日,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为乐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爱泼斯坦由于过量而在了伦敦家中,种种迹象表明,爱泼斯坦可能是蓄意服毒过量自杀。失去了经理的披头士突然变得有些混乱无主,他们自编自导拍摄的第一部**《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但是最终遭到评论界的口诛笔伐以及媒体的刁难,虽然**的原声专辑仍旧受到了歌迷们的疯狂欢迎,但是这一切却成为了披头士乐队出现崩溃的开始。

1968年,披头士乐队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建立了自己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用来管理和组织乐队的财政问题。但是披头士乐队成员多年来对于印度宗教的追捧却在这时达到了极至,他们偷偷的来到了印度,潜心修行印度宗教,但是随着媒体的刁难和追逐,乐队成员最终被迫离开了印度,并且放弃了宗教方面的学习。同时由披头士乐队制作音乐的另一部动画片《**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再次遭到媒体和批评家们的责难,不过歌迷们的狂热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减弱,影片同名主题歌《**潜水艇》也已经成为了披头士的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末,披头士乐队发行了双唱片的专辑《The Beatles [White Album]》,这张专辑在进一步巩固他们在歌迷群体中影响力的同时,又重新赢得了各方的好评,重新证明了乐队成员的大师级水平。在这张专辑中,披头士乐队放弃了迷幻音乐,转而继续坚持以吉他为主的摇滚乐,并且继续展示他们的多种风格融合以及多种乐器的演奏能力和编曲等才华,这张专辑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最经典的专辑之一。但是在专辑辉煌的背后,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原因逐步的被暴露出来了,与早期音乐创作和表演时相比,此时的披头士音乐已经开始出现个人化程度过高的现象,一首歌并不是由集体或者个人创作出来之后再由乐队集体来表演,而是某个人创作出来一首完全适合自己来演唱或者表演的歌曲,由个人展示才华,乐队的其他成员只是伴奏,在歌曲中并没有什么表现机会,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两大天才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只创作适合自己个人的单曲,而越来越少的为乐队整体创作音乐,这是乐队的集体音乐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明争暗斗的恶性竞争,各自创作各自的音乐,并且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都希望能够由自己一个人统领乐队,但是双方又不能相互心服,而只能暗地斗争,并且屡次在录音室争吵,列侬还在此期间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更为棘手的是,在列侬和麦卡特尼明争暗斗的同时,同样富有创作才华,特别是极其富有编曲作曲以及演奏天赋的乔治·哈里森也渐渐因为自己年龄最小而在专辑制作时受到的一些不太公正的对待而感到不满,比如更少的作为领唱,创作的单曲也更少的被收录在内等情况,同时乐队的相对内敛的鼓手林戈·斯塔尔也开始不能忍受由于不是乐队原班人马而受到的各种不平等对待,比如平时基本看不到斯塔尔担任领唱,甚至连乐队的合影中,斯塔尔的单人照也是四名成员中最少的。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乐队团结的危机一触即发,所幸的是,当时的媒体在此时尚未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与这些矛盾同时出现的还有列侬的爱情问题,列侬此时已经和日本女星小野洋子(Yoko Ono)深深的坠入了爱河,尽管遭到了乐队其他成员以及大量歌迷的一致批评,但是列侬依然是执著的和这个日本女人在一起,并且因此时常影响乐队的计划。

1969年初,披头士乐队的成员间再次出现了分歧,麦卡特尼主张乐队重新恢复大规模的巡回演唱会,但是其他人决定继续在录音室内录制新专辑,并且暂定名为《Get Back》。但是乐队的录制计划却非常的不顺利,麦卡特尼表示不同意,而哈里森又暂时性离队,并且在归队以后带来了美国的键盘手比利·普雷斯顿(Billy Preston)作为乐队固定的键盘手,同时为了缓和一下乐队四名成员间的不和谐气氛。但是遗憾的是乐队新专辑的计划最终流产,乐队此后只是为一些**和电视节目录制了少量的几首单曲而已。随后在1969年1月30日,披头士乐队在伦敦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的房顶上举行了即兴的小型演唱表演活动,但是在表演结束之后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但是在1969年春天,披头士乐队原本准备录制的专辑中最好的两首单曲《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以单曲形式发表,并且依旧在全世界各地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歌曲,世界上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降温,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们依旧保持着狂热。可是更大的矛盾在不久之后到来,保罗·麦卡特尼在3月12日和美国摄影师琳达·伊斯特曼(Linda Eastman)结婚,几天之后,约翰·列侬也正式迎娶了日本女星小野洋子,关键的问题随后出现,麦卡特尼坚持由自己的岳父李·伊斯特曼(Lee Eastman)作为乐队的新经理,但是乐队的其他成员最终聘请了美国商人艾伦·克莱恩(Allen Klein)担任了乐队的经理。披头士乐队在1969年中期最后一次走进了百代公司的录音室,和制作人乔治·马丁一起去录制专辑《Abbey Road》。这张专辑中,尽管多个部分是四名成员分开录制的,但是乐队却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统一,四名音乐家在这一时间里又重新发挥出了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在音乐旋律,编曲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而在歌曲的音乐音乐创作方面,哈里森也和列侬以及麦卡特尼平分秋色。乐队成员间最后的努力最终缔造了这张完美的专辑。最终这张专辑在市场上又继续了披头士的时代,疯狂的披头士迷们继续无限制的发挥着自己的热情,然而没有人会想到此时的披头士乐队,解散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由于披头士乐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过公开表演,以至于在美国大陆产生了许多谣言,有一种说法认为麦卡特尼已经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因车祸而去世,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出色的模仿者替代了他,而这些想象力丰富者们的依据则是根据唱片封面的艺术抽象性来判断出来的。然而真实的是,1969年9月,约翰·列侬提出退出披头士乐队,但是由于此时的披头士乐队正在于百代公司商谈续签合同的问题,列侬退队的事情就被临时搁放下来。

进入1970年,披头士乐队再也没有录制一首歌,乐队的成员只是分开后,独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列侬和小野洋子为自己的乐队操劳,麦卡特尼准备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哈里森和其他乐队一起做巡回演出,斯塔尔则在拍摄**,仅仅在一些公开露面的时候举在一起,并且形式上否认有关解散的传闻。整个世界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支正处事业颠峰的伟大乐队即将解散。1970年春天,由于需要再进行混音制作的1969年初录制的单曲加工制作完成,并且作为**原声《Let It Be》正式面世,但是由于录制时间等原因,《Abbey Road》通常被认定为披头士乐队的最终专辑,不过这张专辑依然在全世界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此时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减少。但是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前的1970年的4月10日,保罗·麦卡特尼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将退出披头士乐队,从此也宣告了伟大的披头士乐队即将进入历史。最初的时候由于人们还不了解情况,所以率先提出离队的麦卡特尼受到了歌迷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但是当一切渐渐清楚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名伟大的音乐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乐队的解体。而从乐队解体以后,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也有名无实。1970年10月31日,麦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完全解散披头士乐队,并且禁止乐队重组,经过长达一年的审理辩论之后,最终诉讼被法庭批准,披头士乐队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希望重新复合。

披头士乐队解散以后,乐队的成员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哈里森在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阴影里得不到施展的才华终于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他组建了All Things Must Pass乐队,列侬则和妻子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乐队(Plastic Ono Band),麦卡特尼的单飞生涯最为成功,他的Band on the Run乐队在商业上及评论界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流行音乐界和摇滚音乐界续写着自己的辉煌,而最不顺利的则是斯塔尔,并没有太多创作才华的他在70年代初的时候只能是频繁的帮助各个前队友,做一些伴奏工作,并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问世。经过70年代之后,列侬的音乐在独立发展后越来越拥有伟大的思想和深意,歌词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而麦卡特尼则依旧保持着音乐的美妙旋律,哈里森依旧在器乐的表现上超出其他前队友,而斯塔尔则只能创作出相对不错的音乐,渐渐的趋于平庸,但是仍旧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单曲和作品都曾经达到过非常辉煌的高度。应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披头士的成员们由于披头士狂潮的延续,依然能够续写着自己乐队的传奇和辉煌,并且取得伟大的商业成就?/ca>

柯布西埃有做过图书馆的设计吗?或者谁有他的生平作品简介

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法国) 著, 傅雷(中国) 译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总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法国作家,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战主义者。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对音乐十分喜爱,这对以后的罗兰热爱音乐、崇敬贝多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80年,罗兰一家从法国中部城市克拉姆西移居巴黎。1886年,他考取久负盛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这期间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历史著作。罗兰怀抱着崇高的社会理想和热情,而周围的现实却让他苦闷困惑,他于是给俄罗斯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信寻求生活的答案。托尔斯泰很热情地写了一封二三十页长的回信,详细解答各种问题,并高度凝练地指出:“一切使人们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们分裂的,是恶与丑。”托尔斯泰“慈祥”的言行对罗兰的一生构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名人传》写作目的崇高,创造精神世界的太阳,呼吸英雄的气息,使人们在痛苦、失望的现实中获得心灵上的支撑。《名人传》洋溢着一股旺盛的激情。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从结构上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看似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实际上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源于三位传主在精神上的相似,也源于罗兰另一重要的思想,即欧洲统一的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

《名人传》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纵观三传,罗兰的英雄有着共同的命运图式和方向:经历长期的磨难,激流一般的生命力,体现生之意志的艺术创造和用痛苦换取欢乐的追求。

罗曼.罗兰把这三位伟大的天才称为‘英雄’。他的英雄观点,不是通常所称道的英雄人物。罗曼?罗兰所指的英雄,只不过是‘人类的忠仆’,只因为具有伟大的品格,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倾心为公众服务。罗兰自己也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为了突出英雄的这一本质,罗兰改变了常规传记的写法,舍弃了对传主生平的一般知识性介绍,而集中精力去把握人物高度统一的精神品格,在这种把握中又投射进自己对英雄们的敬仰激情。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这些被罗曼罗兰尊为英雄的人,他们或受病痛的折磨,或由遭遇的悲惨,或因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音乐;米开朗基罗以一生的心血奉献出震撼心灵的杰作;托尔斯泰始终关心万千生灵的伟大与渺小,借以传播爱的种子和宽容的理想。

现在初二要考雅思6.5现在要从哪些开始积累?

法国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埃被聘请来作这个新省会的城市规划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他是印度总理尼赫鲁欣赏的建筑师。这次机会使他大显身手。他把整个城市划分为整齐的矩形的街区,形成一个棋盘式的道路系统,并明确地把各街区分为政治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区、文化区和居住区等5个部分,功能分布非常明确。他还设计了政治中心的好几座主要建筑物,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祖师爷法国人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是一个激进的“彻底砸碎旧世界”(tabula rasa)分子。他早先曾提出一个规划方案,建议把巴黎市中心拆为平地,全部推倒重来,建设高楼林立的“光明之城”。我曾在一部纪录片中专门去巴黎蓬皮杜图书馆拍摄过勒柯布西埃的草图。幸亏这个迹近疯子的计划没有在巴黎付诸实施。

推荐关于他的一本书<a href="" target="_blank">在建筑设计师中,关于现代美学谈论最多的是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9)。他的这些以立方体为基本居住单元的建筑设计是新材料(尤其是混凝土)与创造建筑标准模式的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在他的设计中,空间、光线和体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br>

<br>机器隐喻是柯布西埃全部作品的主要动力。他在《走向新建筑》的开头中写到:“一个伟大的时代已开始,它根植于一种新的精神,这种新精神孕育出大量的新作品,在工业产品中尤其如此。建筑由传统习俗决定它样式。建筑风格是一种谎言,样式是一个时期设计的所有作品的惯用原则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我们的时代正在每天决定自己的样式。”

<br>

<br>这种理想的、诗意的观念使勒·柯布西埃的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并在他的作品生动地体现出来。他一直在寻找一种能表达他所想象的理想建筑的建筑语言,一种可以用“美好生活”来描述的理想建筑。对于勒·柯布西耶来说,美好生活的意味着欢乐、轻松、秩序、和谐、以及与时代同步,同时又具有永恒和稳定的价值。他所追寻的就是能够包含并表达所有这些特质的形式语言。

<br>

<br>勒·柯布西埃1887年生于瑞士一个制表业小镇拉绍德封,原名查尔斯·爱德华·让雷内,曾就读于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雕刻技术,靠自学成为了一名建筑师。他游历过众多不同的国家,并从这些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来自这些地方的灵感带给了他丰富的建筑语言,这些建筑语言在他日后的一生中得到不断应用和发展。帕提农神庙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他从中体会到了整体美和秩序感。他写到:“这是一个纯粹发明的问题,非常个性化,以至于可以说是完全个人的创造。菲迪亚斯设计了帕提农神庙……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它这样神奇的作品了……帕提农神庙的造型是绝对经典的,是难以逾越的……我们靠我们的感知去关注;我们以我们的头脑去凝思;我们触及到了和谐的真谛。没有宗教信仰问题的干扰;没有表示象征的内容;没有自然主义的陈述;在精确的关系中只有纯粹的形式。

<br>

<br>如果我们在表述上用柯布西埃的名字代替菲迪亚斯,那么我们将会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核心?“纯粹”和“和谐”。柯布西埃在应用简单几何体及普遍性上与古典主义美学形式相似。尽管菲迪亚斯不懂得飞机、汽车和海轮,但他采用了自然的形式和它们的特质作为其灵感之源,而柯布西埃则利用机械化的产品来表达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特征。

<br>

<br>勒·柯布西埃埃早期的作品致力于解决住宅问题。1914年他提出了框架式结构体系,这是一种基于带有承重框架结构的立方体建筑的设想。它的基本单元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而成,采用了标准化的构件,这种基本单元成为了柯布西埃所有作品的原型,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在当初的设计构想中,这些建筑仅仅用于一些工人住宅或艺术家工作室,以及一些街区住宅的项目,后来也被用来设计较为复杂的别墅。

<br>

<br>在室内空间方面柯布西埃强调利用空间中共用的墙体或隔断进行分割空间,他认为住户应该可以划分自己的居住空间。他提出的这种灵活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框架结构具有适应性强、可随意修改和人性化的特点。柯布西埃这种基本的、具有多功能空间的设计构想正是他对当时德国理性建筑简朴风格的理解。他谴责那些缺乏建筑美学趣味的设计,在谈及营造和建筑的本质区别时,他写到:“营造的目的是把所有的东西组合在一块,而建筑的目的是要感动大家。当建筑合着我们所顺从、赞赏和尊重的宇宙规律的节拍产生共鸣的时候,这就产生了建筑的感情。”

<br>

<br>柯布西埃认为,人们与建筑的关系中,情感必须超越其功能。柯布西埃把情感因素归结为简洁、秩序和纯粹的形式。

<br>

<br>1917年柯布西埃移居巴黎后,他的“纯粹美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他与画家阿米蒂·奥泽方(Amedee Ozenfant)开始了他们的“新精神”运动。这场运动继承了立体派的衣钵,推崇诸如瓶子之类的机械制造的产品的形式。“新精神”强调产品中形式的纯粹,在大量的类似产品之间建立和谐统一时,它起着基本的作用。柯布西埃和奥泽方对这些抽象形式的反应有两种不同的层次理解:直觉和经验 。

<br>

<br>作为建筑师的柯布西埃认为这两方面是同等重要的。他的抽象作品可以同时在直接层次和间接较复杂层次上进行交流,在建筑语言上既针对普通公众又针对专业的人士。

<br>

<br>就好像在到巴黎的早年,让雷内改名为勒·柯布西埃∶“勒”是给人一个客观印象,“柯布西埃”是因为他的侧面像而取自法语中的乌鸦(corbeau)一词。他是个性格内向、常常独来独往的人,别人对他敬而远之,他是个严厉的人,并且他对每件事情都不妥协。

<br>

<br>柯布西埃在他20年代的建筑中开始将自己的许多在“新精神”中阐述的观点付诸于行动。Citrohan住宅是他单纯立方体概念的完美体现,这是他成名之作,他早年的别墅设计使他形成了屋顶花园的概念(直到现在屋顶花园仍被看作是替代自然的一种方法),底层架空使生活空间远离了交通车流和街市喧哗。这种结构对改变传统的地面上四周花园环绕的居住方式有一定贡献。

<br>

<br>1922年柯布西埃提出了 “现代城市”的构想,现代城市是由高层住宅区组成的中心城市,区与区之间由道路网连接。柯布西埃对集合式或经济式住宅的构想是以单独实体概念为基础组合而成的,这种模式提供了私人空间,中心服务区域、商店以及集中公共区域等。他1927年的魏森霍夫住宅(Weissenhof Building)和1946至1952年的马赛公寓大楼(Unite d'Habitation at Marseille)使他的想法成为可现实。

<br>

<br>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大型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中柯布西埃的展馆是展区中的一个独立单元,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开放的室内空间的想法。柯布西埃对自然的尊重促使他专门为一棵树预留一个孔用来生长,他也证明了由入口以及通过天井让光线射到他所有建筑当中的重要性。在勒·柯布西耶设计的结构中如果没有光线进入的可能则就不会有闭合的面积存在。在这个展馆中他使室内富有弹性,用阳台分割不同的平面。1925年勒·柯布西耶更加明确了他装修建筑的想法,这样写到:“在你的卧房、客厅和厨房需要空白的墙面,嵌入式家具取代价格昂贵的家具...需要隐蔽或散射光源,需要一个真空吸尘器,只需买一些实用的家具而不是装饰性的。如果你想看看什么是低级的品味,去那些富人家里走走即可。墙上挂上一些纯粹的绘画作品,但要佳作。”

<br>

<br>对于室内装修方面勒·柯布西耶倾向简洁,甚至达到禁欲的地步。他提倡“高品味”和经济合理。他使用廉价的、混合材料的家具,尤其喜欢由索奈特(Thonet)公司的弯木椅,在任何地方尽可能使用嵌入式家具。

<br>

<br>19世纪20年代中期勒·柯布西耶使他的纯粹美学臻于完美,并就这种新建筑提出了 “五个特点”。它们是:

<br>

<br>(1)底层的独立支柱

<br>

<br>(2)屋顶花园

<br>

<br>(3)自由的平面

<br>

<br>(4)横向长窗(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br>

<br>(5)自由的立面

<br>

<br>他用这些特点打动别人并表达建筑真实意义,对他来说这也是他对人类探索雕塑发展的贡献。20年代后期他为私人客户设计的别墅中有一个是在Garches为斯坦客户设计的,另一个是在巴黎城外Poissy的为萨伏伊女士设计的。

<br>

<br>其中后者选址是一块相当开阔中心略略高起的地方。勒·柯布西耶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好的位置,建造了被认为是他最漂亮的建筑。通过汽车通道进入底层架空的空间内,底层空间是车库和仆役房间。此结构虽然是一个底层架空的立方体,但室内被分割成光线充足带有玻璃窗和阳台的开敞结构。立方体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白色混凝土雕塑体,每一处都是经过仔细考虑的,引导主人在静止的空间内从一个空间可以过渡到另一个空间。对角的倾斜斜坡打破了横向竖向结构,通过斜坡可以从底部到达屋顶花园。

<br>

<br>萨伏伊别墅是勒·柯布西耶纯粹美学的完美体现,展示了它是如何建立在一个仅仅能用特别方式复制和再生的抽象概念上的。勒·柯布西耶最大的问题是他的模仿者们只照搬他的形式而没有将他的精神实质所领会。

<br>

<br>

<br>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机械美学的代表人物勒·柯布西埃提出“房屋是居住的机器”。是经典的机械化和功能化的设计思想。

<br>勒·柯布西埃设计的印度昌迪加尔议会大厦和高等法院,就是成功地运用格栅遮阳的经典杰作。其粗犷的混凝土装饰面层、独特的造型与格栅遮阳完美结合在一起,独树一帜,在建筑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勒·柯布西埃2007-01-28 15:04南方都市报 书评 2007.1.28 发

<br>历史将勒·柯布西埃从众人中凸显出来

<br>

<br>

<br>

<br>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1887-1965)恐怕是每个建筑系学生知道的第一位外国建筑大师。初进建筑系,大教室后面贴着我同学画的他的大幅水粉肖像,这个戴着黑边圆眼镜的瘦老头在墙上挂了一整年,硕大的红字写出他的名字——柯布西埃。各门课书单经常会出现他写的和写他的书,外国现代建筑史考卷从未能对他避而不谈。艳羡也敬畏,他高高在上却真的有两把刷子,没人能对他说上一句“这有什么”就抛之脑后。

<br>

<br>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

<br>

<br>他在世时开始,就不断有学者研究他和他的作品,有人说他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建筑师。以柯布西埃的成就,他是堪称“伟大”一词的,在思想上他总能出其不意,在建筑设计上具有其非同一般的独创见解。柯布西埃与其他三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将现代建筑变成与前不同的独立存在:形式与功能紧密相连,更变成了与社会生产力的实物体现。自从柯布西埃提出多米诺(Dom-ino)原型和“现代建筑五原则”之后,众多现代建筑设计变成了针对这“五原则”的创意剪辑,建筑师们不过在其上小修小补,附加上各种各样的哲学原理,替换各种不同材料,在材料改进的基础上扭转出各种形态,但在建筑最本质的形式与空间问题上,再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

<br>

<br>于今天,从众多纷繁的读物中,回顾他,看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建筑师、规划师,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人。

<br>

<br>他的一生,都在“身为挑战者不断奋斗”,从柯布西埃20几岁坚定了以建筑师为终身职业以来,他宣传自己的思想,把原则变成口号,可这一步也使他被人以千百种方式曲解,简化永远不适用于阐释真理;他再解释,再斗争,再修改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再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再被误解,而在他毕生中,一次次波峰波谷高潮又低潮的漂移,引发了无数论战、误会,“于私,这事对柯布西埃的巨大损伤;于公,这是对整个现代建筑的巨大损伤”(马克思·比尔,1938)。

<br>

<br>在人格上,柯布西埃可能不够高尚,像很多处于动荡年代的建筑师那样,他表现得政治立场不坚定,甚至攀附权势,可他对权力的追逐却完全出自他的事业心:他过分急于将他的现代建筑和现代城市设计思想变为现实,执着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这只能令亲者痛,仇者快。敌人会说他是布尔什维克的特洛伊木马,说他的设计思想里充满法西斯式的霸权,可最后,他们不能不承认他现代建筑大师的地位,不得不认可他所阐述的现代精神,因为现代主义已经到来,被他说中了。

<br>

<br>柯布西埃现在仍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很大启发,许多有益的突破仍会百转千回地追溯到他的理念上。可他的思想与观点,带有他生活奋斗的那个年代的历史特点,又由于他的性格和他要突出重围的迫切,多少包含着过激的成分,需要审慎的理解,而不能照单全收。毕竟他是一个生于120年前的人,他有他的局限,在他不得不停下之后,时间并未停止,时代进步了,变化了。

<br>

<br>

<br>

<br>

<br>

<br>难以抑制的表达

<br>《勒·柯布西埃 为了感动的建筑》

<br>

<br>

<br>

<br>许多年过去了,我读了不少他写的、写他的文章之后,对他崇敬平息之后,再来看《勒·柯布西埃:为了感动的建筑》依然能有新得,书中行文流畅、大气,几乎没有明显的翻译硬伤,可以看清他生活和事业起伏的脉络。

<br>

<br>1914年,年轻柯布为了方便快捷的建造出能够供人使用又外形多样的建筑,设计除了被命名为“多米诺Dom-ino拉丁文domus(房屋)和法语innovation(革新)”的新建造体系,这种住宅原型包括部分地基、六根柱子、两层楼板、一组楼梯,可以批量生产。人们很轻易的就能将不同部件相互连接起来,随意组合。从这时候开始,柯布逐渐从一个设计富裕阶层小别墅的乡村“工头”变成了一个有远见的建筑师,将他所说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变为现实。

<br>

<br>十几年后,他综合前人的实践成果,发表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1、支柱;2、自由平面;3、横向长条窗;4、自由立面;5、屋顶花园”。如今重新审视这五个特点,就会发现任何一个现代建筑或多或少都包含有这五个特点中的几项。柯布遵照自己的宣言在1931年建成了萨伏伊别墅,它像“悬浮在空中的盒子”,下层立着细细的支柱,内部空间布置灵活,看似手法简单,却使用了几乎所有设计手法,几何分割、直线、弧墙、坡道……,如同一部现代建筑的摘要。

<br>

<br>可是,他原来赞美直线,说“直线是现代建筑的财富,……应该将浪漫主义的蜘蛛从我们的精神中清理出去”,却在1950年设计建造了形态如比自由的隆香教堂,完成了他从“居住的机器”到“房屋应该是生命的瑰宝”的思想演变。

<br>

<br>另一方面,从1922年开始,柯布就构思了可供300万人共同生活的巨型城市规划,他做过很多城市规划方案,形式感很强,却被认为缺乏可操作性。此后,他参与组织了被称为C.I.A.M(国际建协)的现代建筑会议,编写了有关人居环境重要文件《雅典宪章》,虽然受到了反对派的嘲笑,可其中所说的原则,仍然潜移默化的发挥了作用。1935年,他写就了《光辉之城》一书,献给了“当局”,却并未得到认同,之后,他把这本书寄给了莫索里尼、贝当以及斯大林,因为他们看起来似乎更容易接受那些“革命性”的建议,可他们最终选择了新古典主义。他还寄给了印度的尼赫鲁。多年以后,尼赫鲁考虑进行现代城市规划的时候,却没有来找柯布,而是找到了C.I.A.M.组织里的其他成员。他们又重新把柯布西埃推到了尼赫鲁面前,告诉他这才是合适的人选。可惜的是,柯布在印度的规划也未能全部实施,不足以校验他的理论到底是对还是错。

<br>

<br>这本书不八卦、不做作、不掩饰,有难以抑制的崇敬,却并未因此只选用正面的材料,而是基本忠实于柯布的一生,描写了他早年的默默无名,他所有的努力,他不可磨灭的成就与接二连三地失败,直至他“表达”的终结——突如其来的亡,不忘提及那些给他以启发的导师,他的竞争对手,帮助过他的朋友,深深影响他的家人和爱人。

<br>

<br>从文中可以看出柯布的思想充满变化和反复,这恰恰体现了整个现代建筑和城市的发展过程,先是热衷于推翻以前的旧世界,而后又不断迂回来去,反思、改进。将建筑学推向现代建筑,建立现代城市的规划体系,有20世纪初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原因,有战后重建的需要,这其中是复杂的“必然”;这种推动,也更是并非以柯布一人之力,但他在中间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更准确的说,是“历史将勒·柯布西埃从众人中凸显出来”(Siegfried Giedion语),甚至有人说,没有柯布西埃,现代建筑与城市将发展成什么样,很难想象。

<br>

<br>统观全书,作者没有局限于描述柯布的职业生涯,而是围绕他所有的“表达”来组织全书的内容,完整地呈现出他那一生都过于旺盛的表达欲。在我所知的建筑师、规划师身份之外,它告诉我,他是不能被简单定义的,他同时还是作家、艺术家。他精力充沛,不断通过口头、笔端播发他的思想,这不够,抽象的形式无法满足他,建筑、城市和绘画、雕塑一起,都变成了将他所理解的人类的未来、艺术的未来甚至所想的一切具象化实体化的重要手段。他留下50多个建成项目,40多本著作和大量重要的文章,难以尽数的素描、水彩画、油画、雕刻作品。

<br>

<br>有些人伟大,是因为他们总说一些对的话,做一些对的事;有的人不朽,是因为他们想别人所未曾想,做别人所未曾做,或许他们的言行后来都被逐渐证明是有些问题、未必全对的,他们却给人们推开了通向新世界的门,这其中又极少数人不仅是推开了门,硬是将所有人狠狠推上一把,逼人前行,走向另一个时代,柯布就是这样有“臂力”的人。

<br>

<br>

<br>

<br>

<br>20岁的旅行

<br>《东方游记》

<br>

<br>

<br>

<br>

<br>

<br>

<br>走向新建筑

<br>

<br>

<br> 1920年,夏尔-爱德华和他的两个朋友创办了一本叫《新精神》的杂志。除了请了一些当时的“前卫”建筑师和艺术家写零星文章,杂志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写的,为了让作者显得更多,他们每个人都用多个笔名。这个时候,夏尔-爱德华开始正式用勒·柯布西埃这个笔名。

<br>

<br>5年间,他们的杂志出版了8期,像勒·柯布西埃在第二版序言中写的那样,为《新精神》写作的文章造成了这样一种状况——他“谈论建筑,喜欢谈论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逐渐蜕去了夏尔-爱德华那稚嫩的外壳。在一个羞涩的时代,他展现出了惊人的表达天赋,变成了语锋犀利、颇具煽动性的建筑思想家。

<br>

<br>1923年,勒·柯布西埃将他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12篇文章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他最富煽动性,影响最广的书——《走向新建筑》。这本书的法文原名为Vers Une Architecture,英文版才译成 Toward a New Architecture,法文版的书名没有任何表示“新”的字眼,反而显得更为确信,不可商量,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建筑就务必这样,这才是建筑”的意味。不难从书中看出柯布西埃当时的年轻气盛,他在向他的同行们向那个时代的人们发号施令:

<br>

<br>他说,建筑必须改变在古希腊建筑之后那种在构造做法和装饰上磨磨叽叽的发展方式,“伟大的,甚至是好的建筑,都不是这样诞生的”;

<br>

<br>他说,“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看看远洋轮船、飞机和汽车,那么,建筑为什么不能变成居住的机器;

<br>

<br>他说,“必须树立大批量生产的精神面貌:建造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住进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喜爱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

<br>

<br>他高叫着:“不搞(新)建筑就革命!”

<br>

<br>正像本书英译本译者说的,他的书是一部宣言,不是“现代建筑深思熟虑的清单”,“有些句子笨拙可笑,保留一些高卢主义”,可他的言语并不空洞,他确实指出了那代人,甚至现代人所面对的一些问题。这本书引领无数建筑系学生和建筑爱好者踏入了现代建筑之境,读者们很难不被他牵着鼻子走,从这些语句中逐渐体会到令人血脉喷张的躁热,引发出革命的冲动,直至想立刻动手做些什么彻底推翻压抑的旧世界。

<br>

<br>冷静地看这本书,结合建筑和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发展,勒·柯布西埃的某些观点确实是吓人的,如果真的听从了他的话,拆除旧建筑,建立起“居住的机器”,那世界将变得何其冷漠、凄凉。但也正像他倡导的那样,钢和钢筋混凝土变成了重要的建筑材料,大面积的平板玻璃、平屋顶果然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打形式,我们的家虽不是“机器”却真的来源于标准的户型单元。遗憾的是,我们现今的建筑和城市,原有的多样性正在逐步流失,而被打着“现代建筑”旗号的懒惰设计侵蚀着,缺失了多样性之后,何其乏味,即便多样可能不意味着高效。

<br>

<br>柯布西埃的一生,都在不断的修正完善着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走向新建筑》是这个体系中的起点,其中最深层的革命精神、那种“新精神”从未改变。他不断战斗,推翻旧的,树立新的、更好的,因为他也深知,建筑远不只是居住的机器,而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瑰宝。他后来的很多作品正展现了人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它们是不可复制的,与自然和历史深深的融为一体。

怎样教育女儿,才能使她长大后多才多艺有成就呢

这个一个雅思考了八分的学姐写的,我拿过来用一下。。。。

听力

我觉得听力方面比较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答题能力,一个是听力能力。

1答题能力,主要就是快速看题,画出关键词的能力。以及一边答题一边听的能力。关于关键词画取,老师都会讲,所以就不说了。基本上做三四套题这种能力就能训练出来。

答题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正如郑老师常常讲到的,技巧不如大棒。关键还是听力能力。

2听力能力:精听泛听相结合,以精听为主。

⑴ 精听推荐教材:永远的经典 step by step

其中,个人认为,虽然一共有四册,但是从难度来讲,貌似第三册更胜一筹。里面的内容涉及航空,科技,建筑等等,不仅是对听力的考察,更是对人文知识的考察。

我的听力就得益于step by step 3

这本书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听了30多遍(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复习期末考试),5遍是一个临界点。

前5遍,盲听。不看材料,光听,这是一个有点郁闷的过程。

接下来的5遍,看着材料听,着重盲听时候没有听出的部分以及生词和句型结构等等。

然后总结全书的生词,不熟悉的短语和句型结构。记好笔记。

接下来的5遍,继续盲听,不同的是,要查阅。可以一句一句听,没听懂的就再听,然后查阅,一句听懂了在转向下一句。程度比较好的可以一段一段听,然后查阅。如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同学可以选择采用听写的方式。虽然速度比较慢,但是能保证质量。没有听出的地方要做记号。

再接下来的5遍,仍旧看着材料听,不同的是,着重听自己开始没有听出的部分。并进行总结没有听出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发音不对,还是连读所读略读失去爆破,还是英美音差别,都有有所总结、

再接下来的5遍,依旧着重没听出的部分,不同的是这次要对没有听出的部分进行跟读和模仿,直到惟妙惟肖。可以进行录音然后对比发现差距。

再接下来的5遍,依旧盲听,不同的是,这次注重对全文文意的把握,真正做到理解。毕竟前面的20遍都是辨音的过程,你可能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了,但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这五遍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再接下来的5遍:做题。现在才到了做题阶段。做题一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全文的把握。是听力本身。但我们仍不能忽略,毕竟它也能测试我们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速记能力。

其实在这三十遍过后,我还进行过大概78遍,盲听加查阅(加强一下),以及泛听,就是走路没事的时候泛泛的听过去,也是有效的。

⑵泛听:

一定要在精听的基础上。泛听有效,但是只是泛听见效很慢。但是同精听相结合便会有很好的效果。既然要泛听,就要抵制一切字幕,中英文的都不要。大一的暑假我看老友记,开始听不太懂,但是坚持不带字幕看了十几天后,忽然就能听懂百分之七八十了。如果有字幕,很多人就会依赖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了。泛听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听力对词汇量的要求量不大,如果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将剑3至7的听力材料依照上面的方法系统的学习一下,将这几本书听力原文中的生词全部掌握。据老师讲,雅思听力考试的难词都在这几本书的材料之中。这次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这件事。估计我在大四准备重考的时候做一下这个工作。

阅读

雅思阅读十分注重技巧,两个英语实力相差无几的考生去答雅思阅读,其中对题型有研究的考生分数肯定会高于裸考的同学的分数。但从true false题目就有很多讲究。

自己研究也好,跟老师听课也好,最重要的就是总结。题目不在多,我看来,一个题型,只要做三个题目就可以了。从题目出发,就是尽量不要去看原文,而是去直接看题,然后。找关键词,回到原文精准定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目的,就是答题,就是得分,而不是读懂文章,尤其是在文章很难读懂的情况下。

记得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其实是在准备刚刚结束的期末精读考试的时候,但是雅思的阅读题同精读考试的阅读题形式不同,本质类似),集中每一天做三篇或者两篇阅读,对主旨题,作者观点判断题,取是非题,推断题等几大题型分别作了研究和归类。基本阅读旁边写的都是些歪门邪道。

比如 推断题 即imply,infer,conclude from 类型题目,答案一般定位在所题目所指定段落的转折部分。即,but,although,however。屡试不爽。要注意,如果出现的是but,那么答案肯定在but后,即……,but……,第二个省略号代指的为答案。同样适用于Howvever。然而,如果是although的话,恰好相反,……,although…… 答案定位在第一个省略号。总结一下就是,推断题,答案定位在but however紧跟的分句和although不紧跟的分句。

再比如主旨题目,主旨题目也包括给全文起题目的这种题型。主旨题目,对于雅思来讲,多定位在首段首两句和首段最后一句。将这两句叠加并总结即可。首先,选取这三句话句重现的关键词,然后概括这三句话的含义再选择即可。

再比如例子题,给一个例子问说明了什么问题。

首先返回原文找到这个例子,然后在该例子周围,向上,向下(主要是向上)找一下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这就是论点。例子题目最常出现的陷阱就是就事论事,抽出例子中的内容让你去选,这样的选项,都错。

这样的例子其实太多了,关键还是在总结,做题不在多,真的不在多,一个题型,三道题目就足以搞通。

发现自己的问题同样很重要,只是机械的做题并不总结不会有任何提高。我虽然只是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做题,课下没怎么做,但是却总结了每一道题,我发现我的问题在于想当然,喜欢自己推断,继而发现正确答案基本就是原文的同意替换,很少推断,即使是那种infer imply题目,也是以依据原文没有推断的选项为上选。这个问题发现之后,正确率就大为提高。

写作

写作最重要的我觉得在于对高级词汇的运用,对模板的灵活运用,还有书写以及亮点设置。

首先是对高级词汇的运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背诵,对经典范文的研究和背诵。我选择了十几篇专四高分范文(是在准备专四的时候做的这项工作),第一步,精细的研究范文,总结好的单词(高级词汇,关联词),短语和句型以及同位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伴随状语等等,第二步,全文背诵。要滚瓜烂熟才行。我虽然背诵了没有几篇,但是都烂熟于心。我开始其实选择了二十篇,但是有五六篇只是泛泛背过,后续没有复习和重复,所以这几篇文章几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背,就要背到烂熟于心。否则辛苦白费。第三步:仿写。比如说背了一片教育方面的文章,就可以自己拟一个类似的话题进行仿写。这是一个运用的过程,也十分重要。如果单纯只是背诵范文而不去联系运用的话,你会发现,虽然背得很熟,但是这些好词好句是以一个整体存在于你的脑海中的。十分僵化。但是在仿写之后,那些高级词汇,句型,短语都是单个存在的,在你想要调用的时候,都能浮出脑海。

在经过十几篇范文的三步学习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大的提高。比如,以前说important

,现在说vita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以前说popular,现在说enjoy a striking popularity,以前说 pay attention to, 现在所attach importance to,以前说 can not ignore,现在说 these are not concerns we can shrug off lightly. 背的熟,就能灵活运用。

其次是对模板的利用,一个完美的模板,原创作者使用,满分。十几个模仿者使用,高分。N个模仿者使用,零分。所以就像郑老师说的,最好的模板莫过于没有模板。但是,要达到没有模板痕迹这个境界还是要从记忆总结模板开始。

选择适合自己程度的模板很重要。我用的是Nowhere in the world has the issue of……been so much debated like in our society。More importantly,though,…… There is a more subtle point we must consider的那一套。对于模板的记忆,要特别熟练,使其成为你语言的一部分。都充分理解并滚瓜烂熟之后,就可以融会贯通。

比如很多小作文的模板,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大作文的优秀句型。对模板进行适当修改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性。如果能力有限,也可以使用老师的模板,毕竟老师给我们的模板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

再次是关于亮点设置

首先是关于路标词语以及关联词语的设置。比如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Undoubtedly,however…… 以及举例时候,使用的 A case in point is that……甚是 Numerous examples can be given,but this will suffice。 表示转折的时候所使用的whereas,nevertheless等等。

三大优秀句型的使用,在这里指的是倒装句,强调句和虚拟句。前两个应用范围较广泛,只需要在所写的文章中选出两个句子使用倒装和强调句式即可。

从句的使用,定语从句大家都会用,从句中比较出彩的应该算是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写作的时候多加注意即可。从句,多多益善。

关于书写:对于这个书写对分数的影响,一直是有争议的。但是,我觉得,写的好看一些,毕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一篇书写及其优美的文章,考官看了,肯定觉得是一种享受,搞不好会有一种想要给满分的冲动。

肯定会的。至少会受一些影响。

所以强烈建议大家练一练,连笔啊,倾斜度的掌握啊,见效很快的。话说考专四的时候,我写完作文之后,看了一下,全文没有一处修改,黑色的笔迹映衬着红色的格子,当时在考场上彻底被自己的优美的书写打动。(也只能为自己的书写打动了,内容实在是很一般)

最后说一下模板范例,模板用烂了是不好,但是原创模板则不然。比如,英文写作可以分为process survey,classification,argument,cause and resault,compare and contrast 这几种类型。其中每一种类型最好要有两个模板。比如,cause and result原因结果类型作文的原创模板

第一个

首句 Nowhere in the world has the issue of sth so much debated like in our society. 然后过渡句。 Some people maintain that..... Others, on the other hand,harbor a notion tha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three primary reasons of sth lie/lay in ...,....and ....

二段 Chief among the causes of this problem is that……

三段 Another contributing factor is that

四段 Last but not least,……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is trend.

最有一段 By way of conclusion, I once again reaffirm my position that……

另外一个原因结果类型模板

首段不变

二段 First and foremost, 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三段 More importantly,though……/ Undoubtedbly, however,...

四段 However, there is a more subtle point we must consider

尾端 Judging from all the evidences offered/With all the aspects carefully considered, I am convinced that .....

口语

口语的提高,就从语音,语伴,自我训练以及临场发挥说起吧。

对于语音,一直有很大争议。很多人认为,内容是最重要的,语音毕竟只是包装,好不好没关系。我十分同意内容的重要性,但是,语音对口语的影响类似于书写对作文的影响。作用肯定是有的。如果一个考生满口中式发音,你的耳朵会觉得不舒服,如果另一个考试一口纯正的美音或者英音,你的耳朵就会告诉你的大脑,听下去,听下去,多享受啊。

最最关键的是,语音的提高实在是一个非常快的过程,只需要一个月即可。既然如此简单,我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语音好听一点呢?

关于语音的训练,推荐教材:《生而为赢》

我是在大一的暑假集中提高的语音。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参加了国庆游行方阵的训练,我们都留校了,因为白天很多时间都在操场上联系起步走,所以那个时候恨不得剩下的时间都花在图书馆.

选出一篇文章,先找出不会的单词,查阅,做好笔记。

跟读模仿,MP3读一句,我们跟着读一句,这个过程,一篇文章要进行十几遍左右。

直接跟读。就是直接放MP3,不停,然后跟读,练习一下连贯性。这个过程大致要持续7。8遍地样子。

录音对比。自己读一遍,录下来,然后和原文录音细致的找差别。是语调问题,个别的语音没有读准,还是重音咬的过重?发现问题后要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在下次录音的时候纠正这个问题,持续这样做,直到和原文的差距很小为止。所谓模仿的惟妙惟肖。

我当时大概选择了二十几篇文章,每篇都这样练习,其实,到了第八九篇的时候,就感觉有很大提高。经过这么细致的练习,暑假过后,我的英语语音虽然不能说很地道,但是至少,能够达到“很好听。”

现在再来谈一下内容。

如果大家有条件的话,希望你能够找一个语伴。英国人美国人为上选。我就有一个语伴,她是一个美籍华人,在美国长大,然后在我们大学学习中文。其实我们比较频繁的见面是在我考完雅思之后,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一般是我说英文,她讲中文,开始觉得别扭,但习惯了就很自然了。我的有些同学在和语伴交流的时候是一半时间两个人都说中文,一半时间两个人都讲英文。怎么说呢,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吧,我的那种可能对时间的利用效率比较高。后一种方式可能比较利于相互学习。

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个就是,你们两个人必须合得来。这样在交流的时候更像是在跟朋友在一起,更加愉快,可以聊得话题就比较多。我跟那位美国女孩儿就十分谈得来,更像是朋友在一起玩儿,并且除了约好见面的时间,有时会一起上自习什么的。她是哲学专业毕业,对心理学比较有研究,我们俩个聊天的范围就比较广,很多时候真的是忘记了我们是出于提高语言的角度再聊天。

另一个就是,你们两个的口语水平应该基本对等。就是她的中文水平和你的英文水平。我之前有一个美国语伴,一个很可爱的美国女生,但是她的中文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我们交流的时候几乎只能够英文,所以对她来讲,就得不到锻炼,语伴之间这种相互提高的效果就达不到。而且你们是谈话,如果一方口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表达的时候花费过多的时间思考,这样就会降低你们二人的效率。

最后一个就是,要带好一些装备。比如笔记本,电子词典等等。当遇到不清楚的表达的时候,五伦中文还是英文,我和我的语伴都会很快的查一下电子词典。然后记下来。互相纠正出来的表达,也要记下来。有的时候我们会带着各自上课记的笔记,然后尽量用各自新学的表达交流。我的那本笔记恰好是精读课文,比较正式的那种,她的那本恰好是中国的极其口语的表达,比如说“啊,看你说到哪里去了。”“就你行,别人都不行”等等。所以对话的时候就很有意思,几乎每次说完一个回合的对话我俩都要笑倒。

自我训练

如果找不到英语为母语的语伴的话,同样可以自己练习。在我没有语伴的时候,就是这种自我练习的方式。

首先,可以采用模仿的方式。比如你看了二十几集的老友记,然后挑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集,反复模仿,(时间久一点没关系,持续一个月都没有关系。我身边的同学有些就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学习一部**)知道关掉字幕和声音,你可以惟妙惟肖的为角色配音的程度。

其次,自言自语。跟自己对话。听起来是个有点恐怖的过程,但确实是很有效的。比如你可以自己叙述一下刚才做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或者叙述一件事情,等等。如果觉得自己跟自己说话不是很习惯的话,可以采用有关英语辩论方面的教材。

选出一个话题,然后花几分钟brainstorm一下,然后就像是辩论场上的一辩,进行一下陈词。如果想要训练一下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话,可以正方反方都说,我试过,是很考验人,但是人格容易分裂。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慎用吧。

最后说一下临场发挥。

首先是流利度的问题,有些考生十分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几乎没有语法错误和使用不当,但是代价就是语速大为下降。其实最能打动考官的还是流利度,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准确度而牺牲流利度。(当然也不能有过多错误)

其次,就是心态。尽量把考试当作和朋友的闲谈,不必拘泥于形式,越放松越好,即使是很有深度的问题,即使是你一点都不了解到领域,也不用着急。毕竟这不是考验知识的考试,即使你不知道,那就用更地道的语言表示你不知道就好了。

最后还是要谈一下心态的问题。我觉得,相对于托福,GRE这类考试。雅思更加科学,也更加考验我们的真实水平。我这次参加考试基本上是零压力。因为考到6.5就大功告成,再加上平时课业很繁重,所以并没有十分上心,机经没来得及看,口语只是看了看口语老师介绍的题型,并没有写模板。自己课下没有做多少题,甚至是没有做一套完整的题目,在考试前一天,我觉得应该做一套题,但是当时自习回来很疲惫,于是作罢。毕竟不是留学申请式的雅思考试,如果真要准备留学申请的话,估计会在大四的时候重新再考一次。

更巧的是,我的考点恰好在北京语言大学,所以感觉相当亲切,哈哈,可以算是东道主了吧,

当时还考虑要不要到天津考,据说那里口语分会比北京高,后来想想也作罢了。在自己的学校考回减轻很多压力。当时考试的时候,带着一种新鲜的体验的心态,更像是一种自我检验,所以心态比较积极。

虽然准备不多,看上去比较轻松,但是我对新东方的课上时间把握得很好。可以说,老师讲的每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我都十分清楚,并且思路啊什么的都有详实的笔记,真正做到老师讲的,我都明白了。上课的第二天大概会花20分钟复习一下昨天的笔记,周末的时候会花一到两个小时针对难点找到相应的题目进行训练。最最重要的,就是课堂的集中精力。自己的训练,绝对要依据老师的思路和笔记逐个突破,机械性的复习不会有任何提高。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作为一个在大学已经学了两年英语的人,8分,实在是太平常了。毕竟,除了英语,什么都不学。如果考了8.5的话,那可能还算合格。

最后我得说一句,中国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跟雅思考试差别太大了。。做好足够的准备。。。

谁能帮我简述《名人传》?

我觉得吧 在5.6岁的时候学特长感觉像玩一样 因为那时候什么也不懂 也不想练 还会特别羡慕那些什么也不学的孩子 我小时候学琵琶 郁闷的我差点把琴砸了 但是毕竟是童子功 受益终身哦 到12.13岁的时候功课就紧了 就该把兴趣适当的放一放

但是不要逼哦 这样会越来越反感的 我就是个例子啊`~不过也不能听之任之 因为是小孩子 她说不想学 是因为她怕吃苦 可是不吃苦 将来会后悔的 到大一些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会特郁闷

我觉得在小时候学一点乐器不错 因为乐器需要时间练啊 小时候时间多的很 大人可以帮忙选一下啊

到大了 自觉性高了 可以学画画 书法之类的 但是这时候就要由他自己的兴趣来了 一般可以在暑假 寒假学 因为平时功课挺紧的`~

我今年16岁 这是我的经验啊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名人传》主要人物性格和相关情节

《名人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的和称。

本书中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

《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第二年,他创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1862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于一个小火车站.

《名人传》告诉人们:悲惨命运不只降临于普通人,它同样降临在伟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们免除痛苦的考验。然而通过跟从他们忍受痛苦的完美榜样,我们可以自觉地承担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从信仰中产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气和能力——它是我们在患难中保持的纯真,在患难中结出的果实,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祝你考的好

概括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法国进步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战士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地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史专家,以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描绘不同种类人物时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影响了世界文学史,在世界文学领域里,罗曼·罗兰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罗曼·罗兰1866年出生于法国中部的一个小城镇克拉姆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二十世纪初,罗曼·罗兰感于世风日趋颓靡,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先后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名人传记,一般称为“名人传”。在这些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主持正义的精神,赞美例似造福人类为已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艺术”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但他过分夸大了个性的力量,也错误地把托尔斯泰的博爱主义和甘地的不抵抗主义看作挽救世道人心和救治社会的唯一良方。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从首次出版到现在,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向人们描绘着贝多芬的成才之路……

贝多芬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他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8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革命的精神传遍欧洲,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贝多芬亲身经历与耳儒目染的成长过程决定了他世界观的形成。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握住命运的咽喉。”在悲苦的日子里,贝多芬从事于谁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拽了回来。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主题。《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也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1924年的一天,《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贝多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场面之热烈,几乎难以形容,演出结束时,由于耳聋,贝多芬听不见雷鸣的掌声,女歌唱家温葛尔含着热泪跑上去握他的手,扶他转过身来面对观众,使他看到热烈的场面。据说在奥地利,即使皇帝出场,按习惯也只享有三次鼓掌利,而这一次,贝多芬却获得了五次鼓掌欢迎。这一次,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因为他亲自为人们返歌了欢乐,也为战胜了人类的平庸迈出了一大步。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好象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当然,他也是大量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取得了成就。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贝多芬的创作之路持续了35年之久,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他进行了不断的奋斗。他在事业进入到最后阶段时说到:“我感到好象只写过几首乐曲。”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谦逊的。 贝多芬曾经为歌德著名的剧作《爱格蒙特》谱写过舞蹈配乐,但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可是傲慢的歌德始终不能原谅贝多芬对他的当面批评,对贝多芬,歌德总是冷淡的,甚至是无情的。其中有一次,贝多芬晚年正好贫困交加之中,便写信向歌德求救,望他促成魏玛公爵预定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庄严弥撒》以换取稿费,而得不到歌德的回答……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换来欢乐。”

罗兰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的传记纳入了一整套传记的庞大计划之中。这个计划曾在《双周刊》上宣布过。罗兰还打算为马志尼、加里波第、席勒、法国革命的将领欧许、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活动家托马斯·潘恩,以及十七世纪著名的法国军事工程师瓦本写传记。他还准备用法文发表已在英国出版的《米勒》一书,但后来他改变了主意,因为(根据他信中的某些暗示)他对这一作品不十分满意。是什么东西引起罗兰放弃撰写他曾经许诺过的一整套传记呢?一九三六年罗兰在给美国文艺理论家罗·威尔逊的信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研究伟人生活的时候,他逐渐证实了,他们并不总见也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值得仿效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错误和弱点。

在从事《米开朗基罗传》创作的时候,这一点他看得特别清楚。而在研究席勒生平的时候,这一点就看得更为清楚了。(“真正的席勒,我是一点儿也不喜欢。他充满着理想,因而掩盖了他真正的性格,依我看,同歌德的性格相比,他的性格就缺少诚恳,缺少直率,缺少勇敢……”)罗兰在从事他早已考虑好的其他一些传记的创作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同样的失望。此外还有另外方面的困难:欧许、瓦本、马志尼的继承人拒绝作家翻阅氏族世存文献,而罗兰力求达到正确可靠,要依靠真实的文献资料。“要是他们在我从事《贝多芬传》创作期间,允许我翻阅的话,那我就能满怀热情地撰写完这三位活动家的传记了。然而后来已经晚了。我对自己,犹如对一个历史学家那样,很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在《贝多芬传》一书完成之后,克利斯朵夫和安及德·李维埃的故事就成了我的真正的《英雄传记》。

罗兰创作的传记,就写作手法来说,有它非凡的独到之处。这是什么--是学术著作还是艺术作品?实际上,两者都是。其中每一部作品,罗兰都用了大量的、许多方面对于读者说来是新的真实的资料,几乎每一页都有脚注和引文之类的详细资料。在热烈期望自己的作品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同时,罗兰仍一丝不苟地遵循着历史的真实。为了对抗所谓“罗马化传记”的作家们,罗兰避免虚构甚至不允许有半点的虚构。在传记小说中,借助于虚构情节出现的那种直观性,罗兰完全是用另外取得的,即用他的主人公的原诗、同时代人的证明、时代文献的充分利用而取得的。他需要这样的文献,并不是因为可以搬教条、拘泥细节了,而恰恰是为了让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肖像能以其整个的独特的真实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

对米开朗基罗的作品,罗兰单独进行了说明,以小型的专题学术著作的形式出版了一套通俗小丛书《艺术大师们》,而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后来他写了一部大部头的学术著作,这花费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二十年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米勒和托尔斯泰这两本书,里面多半是些创作特写。但不管怎样,罗兰把英雄主义内容,伟大人物的道德面貌处处都提到首位。这是否说,罗兰在二十世纪企图修复有关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古典概念呢?还是他回避那些伟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所处的现实环境,而去描写他们的浪漫主义的特殊地位的荣耀呢?任何情况都不是!在从事“名人传”创作中,罗兰克服了曾经导致刻板的平铺直叙和引起振奋假象的那些文学传统,尤其是克服了认真地调和生活矛盾的做法。他还克服了要求把杰出人物同其余的普通人物对立起来的一些文学传统。对待古典作家的遗产,罗兰是持批判态度的,主要因为他不能容忍同时代的那些“高乃依风格”的模仿者。同时,?在完全倾向于雨果的情况下罗兰绝不希望在自己创作的传记中恢复浪漫主义的手法,即把一些杰出人物和无可指摘的人物理想化的手法。

罗兰认为伟大艺术家是"集体力量"的表达者,是群众、各民族和人类巨大激情的表达者,因为他觉得"集体力量"是一种自发的和完全不为理智所理解的东西天才艺术家的伟大,包括所有天才的伟大,按照罗兰的看法,绝不在于他具有某种超人的、非凡的力量。恰恰相反,一个杰出的人;尤其是一个天才,要比普通人更紧密地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他了解生活的本质要比别人更深刻,他预感历史大变动的临近,要比别人早一些。

早在本世纪初,罗兰已经接近于对杰出人物的作用的这样一种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在他的传记特写中得到了体现。随着他研究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生平的日益深入,尤其随着他为还没有写的其他几部传记收集的材料日益增多,他越来越清楚地感到那些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复杂,而他原先是打算把这些人物当作意志坚定和性格刚强的榜样来加以描写的。这就妨碍了他把拟订好的丛书计划继续下去,不过这并没有动摇他对所选择的题材进行处理的美学立场。伟大人物是有缺点的,他们在所走过的道路上也有过动摇和错误,然而他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们有时善于--用痛苦的内心斗争作为代价--战胜弱点和克服动摇。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这一肖像是本世纪初罗兰在《贝多芬传》中刻画的。而且他还修改重审自己的这一早期作品,并持批判态度。一九三六年,他在着手他的巨著的第三部《复活之歌》的创作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而且了解了一个人的生平……现在,为了一块面包,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象中的英雄,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他--就象所有的人,哪怕是英雄,一样经历过乏味生活,是某些身份不同的人和可以说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战场。”生活的条件,坏境的压力使人也决不可能摆脱内心斗争。“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尽管他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贝多芬许多个人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这一点造成的。对他来说,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因此他为了一个铜板就能固执地讨价还价。对他来说,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因为那些不敬重贝多芬这个作曲家的人,却很敬重贝多芬这个贵族身份,因而当有人对他贵族身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他就会大发雷霆。他的革命信念帝国警察局知道得十分清楚。这使他始终担心会遭到迫害。因此,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罗兰一味反复地说:"天才的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应该把我们的眼睛遮住,使我们看不到他的伟大。这仅仅是对时代作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确实,罗兰在这里指出的有关贝多芬个性的新观点,同他《名人传》原先的构思是不矛盾的,而只是对这一构思作了更明确的修改。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艺术家痛苦的深度,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道德的伟大,因为艺术家善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内在的人的本质,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创作天才,使其不受有害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钦佩米开朗基罗: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尽管遇到了无数的障碍。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一股象飓风一样凶猛的强大生命力”。罗兰英雄传记的感染力并不在于肯定痛苦,而是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一胜利罗兰本人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取得的。后来他在《伴侣》集的引言中写道:"……在我的《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我不无痛苦地对基督教的悲观主义表示了抗议,我十分清楚在自己身上和在别人身上的这种悲观主义……?因为它导致了对人类进步的否定,而势力却同它结成联盟。谁同势力作斗争,谁就应该同悲观主义作斗争;我在自己心里也在同它作斗争,所以这绝不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这一斗争的痕迹在《名人传》中是显而易见的。罗兰思想上的矛盾,与其说是表现在他把自己主人公遭受的痛苦放在首位,倒不如说是表现在他多处(特别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抽象地、超历史地论证了这一痛苦,并把它解释成为是人所具有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理性热情的影响。可是在《名人传》中,现实主义地、历史主义地看待人这一点得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和更有力的肯定。在罗兰创作的传记中的每一个主人公,最终都是被作为自己民族、自己时代的产物加以描写的。他们中每一位的痛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天性的内在气质造成的,而是由社会的残酷规律造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艺术家跟大多数人民一样都是处于从属地位,都是在被奴役的人之列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作为非正义的牺牲品,作为社会压迫的对象的这种主题,经过罗兰的许多艺术加工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英雄传记中。

“我为教皇服务,不过是迫不得已的,”米开朗基罗说,“一个教皇了,另一个教皇即位”。米开朗基罗,自由的米开朗基罗,一辈子只能一个轭换上另一个轭,重新更换主人。尤里乌斯二世,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保罗三世,保罗四世--他们都先后支配过米开朗基罗的才华……最神圣的和最显贵的主人们用各种古怪念头作弄米开朗基罗,交给他一些不符合他心愿的工作,强迫他去画一些以前没有完成的所有大型的新作;对他进行诽谤,在他的周围搞阴谋,想方设法离间他和水平相当的画家莱奥纳多和拉斐尔的关系;用各种挑剔和威胁恐吓去折磨他,处处替他设置障碍。他不止一次地不得不承认:“他耗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华、欣悦的灵感,结果都徒劳无益!”折磨着他的精神悲剧的主要根源就在这一点上,而不是在人类自古以来的本性上!罗兰还揭示了这一悲剧的另一个方面。在有关米开朗基罗一书中,表现出了作者高度自发的历史主义。他看到了曾被文艺复兴时期载入人类史册的事物--获得解放、令人欢欣鼓舞的事物;但他也看到了文艺复兴时斯的内在矛盾。在某种程度上说,罗兰同托马斯·曼彼此呼应,罗兰再现了那个历史时斯的意大利的气氛。他着重强调了人物的善良,描写米开朗基罗的慈善活动,报道贝多芬令人感动地关心自己放荡的侄儿(孤儿)--所有这一切今天看来都是天真幼稚的和多愁善感的。可是罗兰认为仁爱是大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品质--不仅在崇高的志向和感情方面,而且在平时的行为方面都是如此,在许多欧洲知识分子认为善于超过一般人,站在“善与恶的另一边”是艺术家的高尚美德的时代,罗兰援引了贝多芬的话:“我不知道其他更高的准绳,除了善良之外。”罗兰选择作为自己主人公的恰恰是这样一些伟大人物,即罗兰能够通过颂扬他们的强有力的、充满思想的、焦虑不安的和热情洋溢的创作去对抗他在自己周围看到的那种庸俗艺术的伟人。论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这两本书的悲剧观点的产生原因在某种程度上在于罗兰想把这些身处逆境的天才同《广场上的杂耍》中买卖兴旺的商人、洋洋得意的手艺人和欧洲资产阶级文坛和艺坛上的居心叵测、玩弄权术的人进行尽可能地鲜明的对比。在这一方面,《名人传》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紧密联系就特别易于体会了。这种矛盾,尤其理解不了这些矛盾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罗曼·罗兰

就像有时候我们听到一支过去唱过的歌会引起很多回忆一样,有时看到一本过去读过的书我们会莫名的感动。一想起《名人传》中那些伟大而高贵的灵魂,我就不由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在我身体中碰撞。虽然也许我并不能真正读懂这本虽然单薄,分量却很重的小书。然而我相信,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的体验到书中那种迫人的激情,那种对于生命的丰满和崇高的追求。在生活海洋的波涛和风暴中,总有一本书在陪伴着你,心情沮丧的时候,面对挫折的时候,怀疑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的时候,就找出来翻读一下,它会安慰、鼓舞你,使你洗掉疲惫,抹去忧伤,重新上路。对于我,这本书就是《名人传》!它我是精神和力量的源泉。《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于对名人们的生平做任何夸耀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家们一样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之歌。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除了睡眠,我不知道有其他的休息。可惜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睡觉。但愿我能摆脱疾病,哪怕一半也好,那时侯!……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贝多芬传》

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欢乐!”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于他的时代。于是,他稍稍平静了一些。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他一生中连一分钟都不曾在另一个人的温柔怀抱里入眠。他从未得到过女人的爱。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贝多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黑夜。因为这黑夜就在米开朗基罗的内心。贝多芬的悲愤是社会的过错,他本人却天性快活,且渴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则忧郁成性,令人害怕,使人本能地躲开他。他在自己周围造成了一片空虚。”--《米开朗基罗传》

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

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他的家族从未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身上榨取金钱,利用他的名誉到处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却使他出手大方;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尽管米开朗基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

“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托尔斯泰传》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广阔画面,还精彩地谱写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让人们点点头说:“是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镇静,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于出走途中。

罗曼罗兰说:生活是严酷的,对于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这大概就是对于托尔斯泰行为的最好注解。

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他称之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人苏轼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

一、文艺复兴时代

以佛罗伦萨为中心.拉丁文是共享文字.

一般来说,西方思想分成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第一种模式是超越自然的,焦点在上帝,人是上帝创造的一部份;第二种模式是自然的,焦点集中于自然,即科学的模式,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份;第三种模式是人文主义的模式,焦点是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对上帝、对自然了解的出发点.

这种区分只是可以用多种方式组合的三种倾向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的界线,更不是如孔德的三阶段规律的另一个翻版:人文主义模式超越神学模式、科学模式又超越人文主义模式,因为这三种模式都陆续有代表,继续发挥影响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竞相自称垄断真理与不同形式的共存之间摇摆.

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尖锐攻击经院哲学的,是它们一心扑在逻辑范畴和形上学的问题,其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脱离人的日常生活.不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并不想用另一种哲学思想来代替经院哲学,他们只想把经院哲学所忽略的作用复活起来.

人文主义讨论中最喜欢谈到的话题,就是积极活跃的生活、和沈思默想的生活孰优孰劣?沈思默想的生活不再像中世纪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第二个话题是命运的无常,和拒绝对之屈服的精神.这种要制服命运的决心,产生对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的兴趣,因此肖像画、自画像、传记和自传数目越来越多,而且是用写实笔法,而不是象征或比喻风格.

我们无法回避奥古斯丁笔下充满罪恶的存在,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之间的冲突.大多数文艺复兴人没有对这冲突困扰,继续把信仰基督教视为理所当然.

至于少数感到困惑的,可以采取两条道路:新伯拉图主义和圣经人文主义,它们以不同方式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的宗教因素.

新伯拉图主义认为和谐匀称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人通过沈思默想这种最高的人类活动,可同这两个原则求得一致,这种信念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宇宙的等级层次中,人是创造的中心,同所有已被创造的东西联系的环节,是属于物质的较低层次,但仍能够再提高自己与上帝求得相通.

从新伯拉图主义很容易走到神秘主义,所以文艺复兴对魔术、占星术也很着迷,并有兴趣于毕达哥拉斯式数字象征主义、神话及寓言,这都对欧洲的文学艺术产生深刻的影响.

圣经人文主义,就是把人文主义的治学方法应用到圣经的文本、以及教会元老著作的研究.对他们而言,文艺复兴尽管以人为中心,但宗教性不一定就弱.圣经人文主义以北欧为主,也因此,北欧就成为宗教改革运动最主要的泉源之一,许多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开始都抱有改革教会的目的,他们认为精通古典研究,并把它用于圣经,是恢复基督教导的本来面目的钥匙.而且,路德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做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正如他坚持把圣经译成各国当地语言一样.

日耳曼境内,路德对初生的民族感情有吸引力,但出了日耳曼,其它基督教人文主义者要追随他,至少得排除两大障碍:1.路德在放弃教会传统与信念方面,越来越走极端,最后干脆与教会决裂.2.路德和卡尔文复活了对人的罪恶本性 的强调;这最后会与人文主义彻底不兼容.

布克哈特有句名言:文艺复兴,是在发现世界、发现人.回归自然、回归古人,是一切看的见的景物的模仿者.

他们描绘具体而普遍的东西,把普遍真理与具体经验结合.

1527罗马遭到洗城之劫后,那布勒斯与佛罗伦萨继之遭到围城之难,接着又是饥荒与鼠疫.意大利剩下最后的一个共和国是威尼斯,它能幸存是因为善于适应时势的变化.

当布勒哲尔画《神的胜利》之时,早期人文主义对人的尊严和创造力的信心肯定,成了对实际状况的一种讽刺.这种讽刺会在十八九世纪对进步的信心,到二十世纪瓦解后,再度出现.在这种幻灭中若仍要坚持信念,就得安于悲剧.这就是出现莎士比亚悲剧的背后原因.莎士比亚不再相信勇气、美德能掌握命运,人所能做的,不过是以坚毅不拔的态度面对他的失败.

共和国公民精神的失败,也导引出马基维利的《君王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他们看待人物,不再如新伯拉图:像神,或米开朗机罗:像英雄.不过,尽管如此,人仍位居中心.

宗教战争期间,不管新教改革、或天主教反改革,都着手压制人的精神自由,也不再强调今生今世的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因此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而当某些人组织起来把它当作异端邪说或虚妄幻想加以压抑时,这种软弱性就更加明显了,但是,它所代表的思想,他对人的经验和价值的中心地位,对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尽管在十六世纪末要认识到这一点是困难的,但是未来站在它们这一边.

二、启蒙时代

文化批评家、宗教怀疑派、政治改革派的松散、非正式、完全无组织的联合,巴黎是中心,法语是共享语言.

启蒙时代开启之前,已经有哥白尼与伽利略、培根,探险航海.

宗教战争,使所有思想开始跟神学分家.笛卡耳、史宾诺沙,以及霍布斯.霍布斯把道德社会的基础置于自我保存,最能看出英国内战造成的焦虑感.

启蒙时代开始的十八世纪,开始从宗教战争的怀疑论走出,其乐观,是建立在试验性科学.培根曾在十七世纪时预料到此点,他于1626年去世,结果牛顿诞生了.牛顿生于1642年,于1727年.大自然开始从神秘中走出,变成可知.

启蒙运动影响力最大的,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冲击力,让人文学科也脱离神秘的宗教启示.

洛克:政府是一种契约关系,信托是可以撤回的.因此帮英国革命提出辩解.洛克反对笛卡耳所说的人类思想来自天生,他认为来自我们的感官印象.他像牛顿发现自然世界的科学规律一样,发现人心的科学规律.

牛顿和洛克都是英国人,他们在启蒙运动第一期发挥很大的影响力.这是英国比较早享受到自由的结果.

启蒙时代开始攻击笛卡耳的唯理论.他们谈到理性,都是在谈对智力批判性、破坏性的运用,而不是它建立逻辑体系的能力.他们是经验论者.

因此启蒙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是有连续性、而不是同一性的.他们的解决办法不同.文艺复兴仍可把古典思想和哲学,跟基督教信念、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多少互相容纳起来,神圣,仍是他们的中心主题.

而启蒙时期,宗教复兴已经失去了势头了.尽管宗教建立起来的权力结构仍旧存在,包括财富、迫害异己、剥夺思想自由、垄断教育等等.因此启蒙人士,对教会用尽力量攻击的.

如今他们可以得到自然主义的宇宙观、成功的科学方法,以及批判、怀疑、经验主义的支持,这种用新的思想方法扩大到人类状况和人类社会的改造,是一门人和社会的科学.

而伏尔泰或牛顿,其实都是对上帝虔敬的人.只是他们从人类是堕落救赎的面向,转到上帝的慈爱,一种更跟自然宗教(我们或可称为创造论,韵琳注)结合的观点.

当然这种批判理性,也就用于权威、传统、习俗,不管它们是来自宗教、法律、政府、还是社会习惯方面的.提出问题、要求进行实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就是启蒙时代的方法论与时代精神.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有雄心,想为人类和社会研究,做牛顿在十七世纪为自然研究做的事,这样一个设想的形成本身,就是他们最大胆、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已经成为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部份.启蒙运动成败参半的纪录,对后世是有预言效果的.

经济学:杜尔戈、亚当?思密

孟德思鸠:「法意」可说是现代社会学的启蒙,对气候、法律、宗教、治理原则、过去事例、习惯风俗等等形成社会总精神的一切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尽管这会导致社会决定论、历史相对论,他却将自由在道德上的必要性,置于决定论相对论之上,而他也违反自身前后逻辑的,坚持反对专制统治,认为它是不合道德的.对英国宪法分析出「分权」的基础.

在人性的心理和道德分析方面,没有取得像在社会分析方面那样多的成功.

十七世纪的理性时代和十八世纪的启蒙时代最大的差别,就是启蒙时代推翻理性前提,提出经验论.

休谟使用理性一词,只限于得出思想关连的推论和辨别真假,同道德判断所关心的行动、价值、动机和感情,都没有关系.道德的前提,是感情——追求快乐幸福、回避痛苦不幸,我们认可动机行为,均来自感情,而非理性或天启.任何信念或价值,除了人类经验,没有别的.因此要找到最大多数人都想要的幸福.「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比之「契约」,对政治、政府、法律来说,是个更好的基础.

休谟影响了下一代的边沁,他在法国大革命1789年出版的《道德原则与立法工作入门》中提出,立法和制度的试金石,是能否最大限度的增进最大多数的幸福,后来就成为他和哲学界激进份子在十九世纪上半叶鼓吹的立法、政治、经济改革的动力.

启蒙时代的新转折,是鲁索.鲁索声称,从感情、感觉、心灵学到的经验的教训,是理性心智永远学不到的真理,也是唯一能提供正确行动指导的真理. 鲁索刺激了情感的复活和对感性的崇拜.

道德的根源不是理性,也不是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一致、或功利原则,而是「内心的呼声」.痛恨文明社会的腐蚀性,要回返自然,人性本善是大自然的意志,道德来自没有教化的良心.因此跟人是堕落有罪的彻底对立.

根据他的观点创作的「社会契约论」,推导而出:主权在民、全体人民,全体人民要尽力表达普遍意愿.他是第一个阐释人民主权的人,其它启蒙思想家瞩目于开明的君主政体,不信任民主政体.鲁索的政治观点和他的人性论一致.

鲍姆加登美学史,让美学独立出来.

温克尔曼开创了艺术史.

十八世纪七零年代,在德国出现了狂飙运动,反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冷冰冰的古典主义理性化规则和不自然的趣味.他们也反对法国霸权.

代表人物是哥德.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赫德.将科学研究的理性方法,跟人类现象研究分开,研究人类,英通过历史科学:群体和他们的文化,包括语言、法律、文学、宗教信仰、神话和象征、制度等,认为每一个时期、民族、文化、社会按期特点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普遍理想与普遍人性,有的只是多元性,强调个别性、多样化.

这种知识领域需从内部掌握,透过想象性的同情,把自己放在其活动的人类群体或社会之中.

最后是康德,康德书房中的肖像是鲁索.

康德沟通了理性与经验.他的哲学研究一样集中于人,而不是超验的或自然的世界.人的思考、人的经验、人的想象力创造.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在人的经验中接触到的东西,人的思考能力对待经验不是随便任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范畴,这就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桥梁.

而后出现了美国独立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启蒙运动是思想革命,他的对象是知识分子,除了鲁索,对群众并不信任,但它对旧制度的破坏,使革命成为可能.法国革命主要并不是意识型态的,是很多现实因素的结合,但激进派用了启蒙运动的思想,把它变成了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愿、人权、以及自由平等博爱.

文艺复兴时代以反人文主义的宗教战争做结.启蒙时代以反人文主义的恐怖统治做结.

三、十九世纪(1789-1914)

理性、自由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运用,使这个阶段永远的影响了二十世纪.当时的人相信,让所有的人的能量彻底释放,世界会永远进步向前,充满了乐观的心情.

科学替代哲学和收到挑战的宗教,提供精神上的保障和对大自然的掌握,牛顿当年寻找的「原动力」,被从神学中释放,而用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来解释.

孔德企图把自然科学中奏效的方法,应用到社会和道德研究.思宾赛和马克斯都自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得出了可以与牛顿的运动定律相比的一套决定论定律,不容有偶然性、神的干预或个人选择的余地.达尔文则废除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研究的分界线.

达尔文的理论基础是进化和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过程观点,这结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与动物等同.

法国:政治上的运用

第一个预见到平等的要求是无法抗拒的,并且继续提出民主将会有什么后果的,是年轻的诺曼贵族托克维尔,1825出版《美国的民主》,从他对美国的观察,他预见到「为了要保障平等,人们会要求增加国家的中央集权,从而即使出于无心,也会造成新的形式的暴政,他们为了要平等而谋求自由,但是平等越是藉自由之助而确立,自由本身就越难获得,这适成反比.」「人们越来越指望国家,为他们提供安全,预见到他们的需要而供应他们必需品,便利他们的娱乐,指导他们的工业,规定他们财产的继承和遗产的分配,只差没有为他们代劳省得他们思想和生活了.」「或许这正是上帝的意旨,宁可让全体人类得到程度稍差的幸福,不让少数人达到十全十美的边缘.」托克维尔认为拥护自由就是拥护人类的尊严,因此他终生致力于参与反对党、强调分权.但他亲眼目睹短命的第二共和国1848-1852 之后,政府被拿破仑的政变推翻,他以拿破仑三世的称号建立了第一个全民表决的独裁政体,第二共和国把选民从二十万扩大到九百万,但是新选民心甘情愿的把权力交给那个对人人许诺一切的人,而他唯一的本钱就是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他代表了条件平等和暴政权力的结合.

托克维尔因此写书证明,中央集权化政府机构不是革命创造的,而是革命之前的旧制度建立的,法国革命不但没有推翻它,反而继续了它,政权变异,但中央集权的结构依然故我.

社会主义则更往前进一步.原先社会主义者基于人道主义一直强调财富和机会的不平等,但马尔萨斯阐明工资不能调高到超过维持生活的水平,否则任何增长都会因为它带来的人口增长而抵销掉.

直到马克斯才把社会主义放到另一个不同但坚实的基础上,他引用的是历史决定论.其实这基础跟人文主义传统正好背道而驰,但马克斯创造了对待社会和历史的全新态度,给人类知识一个新途径.

德国:艺术上的运用

德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艺术中找到表现途径,音乐达到了完美的古典形式,把人类的深刻感情和新形式发展中的无与伦比的创新力量做了完美的结合.

哥德可以代表这个时期的特点.刻意培养平衡与和谐,让文学和其它学科结合,研究自然科学,用客观世界来制约过度主观的时代通病,因着科学研究,也就有了有机体的观念,不相信机械原理可以用到任何活的东西,也不相信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把有机生命本体存在分解开来.

制约自然中的形式规律,和制约一首诗、一支曲子或者一件艺术品的形式规律是一样的.人应当把所有能力——感官、理性、想象力、理解力——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统一体,他对其中任何一种能力本身都不信任,不论是想象的、还是抽象的、或者是意志的.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席勒.

在他们的影响之下,德国对思想塑造生活的力量、以及个人自我修养的能力有着共同的信仰.

席勒特别相信,艺术形式——在他身上自然是诗歌和戏剧——的经验比别的东西更能唤醒人们,「通过美的晨门,我们进入真的领域.」

德国因着重视自我修养,所以被托克维尔和弥尔批评不关心不投入时局.

洪堡投入教育.

至于施莱马赫,对日耳曼新教影响仅次于路德.

他提出一种人文主义观点的宗教,对上帝的信仰不是通过神学论据或者基督教教条——通过基督的受难而获赎罪——而是来自个人的人性意识:「个人内心中神的最高指示,邀请到时间领域之外去过不朽的生活,不受时间的严格规律的约束.」要发现人内心中会起作用的神,也就是人性最崇高的发现,需要有意识通过培养一个人的内心生活,并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是「感觉的神学」. (赫德、黑格尔、马克斯)

英国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英国诗歌的伟大主题.随着工业化的污染,这主题更被加强了.雪莱、济慈、华兹华斯.

柯立芝矫正之前边沁的观点,认为边沁观点只能用于经济,但对社会与历史与文化的哲学,柯立芝强调有机的观点,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已严重忽略了人之身为人的价值.

弥尔非常欣赏柯立芝.弥尔的「论自由」.

如果仅仅强调一般男女能够达到尊严、善良和伟大的潜在能力,而忽视我们大多数人是有分裂人格的,很少人能够达到人应当达到的程度,那么,这样一种人文主义就是浅薄、说不通的.

小说家就是在扮演这个角色.透过小说呈现出丑陋人性与苦难世界.

女作家乔治?爱略特,和诗歌、评论家阿诺德.

评论家拉斯金、莫里斯对社会中产阶级的批判.

一般称呼一八七0到一九一四年这个时期是自由主义的顶峰时期是完全有理由的,人文主义传统对此做了不少贡献.但是此后它就丧失了继续成长的力量和气势.贸易保护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纷起.

四、二十世纪

1883年,丹麦批评家布兰迪斯(George Brandes)出版《取得现代突破的人们》(Men of the Modern Breakthrough),从此「现代」一词流行起来. 尼采激起对非理性的着迷,伯格森的直觉主义、索列尔的暴力说、弗洛伊德对无意识和梦境的探索.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崇拜,进行各种试验,一场感官的混乱.这一切都对人文主义传统造成混乱,因为没有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制约.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1849-1912),剧中的人物:「 由于他们是现代的角色.比以前更强烈的歇斯底里、分裂的、动摇的,他们是过去和现代的结合、书本和报纸的点滴、人性的残片、上等服装的破烂、拼凑在一起,就像在人的灵魂中一样.」他自己的人生也是一场地狱危机、一场精神崩溃.(他影响了伯格曼)他的读者群在战后大量出现.

简而言之,开始出现异化、无连续性、非理性、分裂化、经常绝望的世界观,来代替理性、乐观与秩序.

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是不能分家的,否则各自都有偏狭化的危险.

现代社会学的两个领袖人物,涂尔干按照法国理性主义传统,对历史表现出不信任,偏向以定义和分析来进行研究;韦伯则按照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对定义表现出不信任,偏向于根据历史情况来进行理论探讨.前者是让社会学变成实证理性科学,要让社会学超脱历史人文的主观性,后者则是要将它与历史人文结合起来.

宗教心理学:威廉?詹姆士,容格

心理学:弗洛伊德、阿德勒

现代艺术文学透过他们的新形式,实现双重革命:一是承认人类的分裂本性和非理性因素,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所起的作用,二是承认意识的破碎性、经验的暧昧性和真理的相对性.

于是,构成人文主义的新版本出现了.

但文人主义的核心要素不变:那就是1.人为中心,2.人有价值与尊严,为了让人有价值与尊严,需透过教育和争取自由,让人有选择能力与意志自由.3.重视思想,既不让思想孤立于社会和历史背景,也不想简单的归因,不管是归因于阶级利益、经济利益、性或其它本能冲动.

理性既成为人文主义的核心,也成为辩论的主题,它一再被拿出来辩论:到底它的范围和成就是什么?鲁索和哥德就已对过份高抬理性提出质疑了.极端的理性和非理性都有违人文思想所需要的平衡性.

人文思想核心要素的三点,都不妨害人文主义拥有宗教向度.历史以多次证明教跟人文思想的结合.人文思想跟宗教最不同可画出界线的地方,其实不在世俗性,而是在人类堕落的理论、和人文主义对人类能力的信任.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显现在神学家巴特坚持人和上帝之间没有通路、和罗素坚持人类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在对人类充满敌意的宇宙中,为理想奋斗,也只有理想是值得尊敬的.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充满宗教与人文思想的结合.从伊拉斯膜斯的人文主义治学方法,到自然宗教、感情宗教,甚至会跟不可知论结合.

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和尼布尔的基督教现实主义、史怀哲的尊重生命、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全都兼容,甚至是他们哲学思想中的必要成分.

任何形式的人文主义者,若相信宇宙中存在一个比我们自己伟大的力量,并可以指望他给我们帮助,就结合了宗教信仰.

二十世纪的人文主义还要面对的另一个大课题,就是它跟科学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永远不能等同于研究人的生理载体. 最初由维科提出,而后伏尔泰、卡西尔等德国思想家,到克罗齐、柯林乌发展的观点,一再提出自然世界以外的人类文化世界,它需要用人文学,也就是社会科学来掌握和了解.哥德主张的平衡,正是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

二十世纪人文主义面对的未来,正是需要把这种大分家的情势结束,二者结合、又能不失各自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五、人文主义的未来

在十九世纪八零年代到二十世纪三零年代之间,一种新版本的人文主义开始出现,打破了较早时期的乐观假定,认为出发点应该是承认人性的双重性质,承认个人和社会身上的非理性力量,这是由易卜生、弗洛伊德、韦伯这样的先驱者早就阐明了的.

任何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在经过了二十世纪中期以后,没有一种能保持完整无损的,同人文主义的观点一样,基督教、马克斯主义、科学的观点都是这样,都要经过一番斗争,才能认识到这一历史时期的经历所揭示的人类苦难的深沈和人性邪恶的不可测.因此势必会有新版本出现.

有人宣称人文主义是属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阶段的一种意识型态,但这种情况只在人文主义历史中的某个阶段出现,不仅古代世界的人文主义、或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都无法套入这种说法中;它还明显忽略掉人文主义中对经济个人主义的批判态度,这种经济个人主义,终于在一再被批判后,出现了政府干预的政治纲领.

因此实在没有理由把经济个人主义,和具有根本意义的人的个体性等同起来;而后者对人文主义传统具有核心意义的重要性.个体性并不是原子式的孤立,相反的,按照人文主义的观点,社交的冲动、发展人际关系的愿望、关怀和合作的需要、要想属于某个人群团体的需要,这一切都是人的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要求,个人的身份仍是不完全的.

与别人结合在一起采取行动是人类最大的潜在资产之一,人不仅是各有不同特性的个体,而且是社会的存在.

六百年来人文主义传统代表的东西:拒绝接受决定论或简化论的关于人的观点,坚持认为人虽然并不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在某种程度上仍掌握着选择的自由.但是人文主义态度并不保证大家都会做出好的选择,正确的预见结果,或者避开灾祸,而只保证,如果我们能找到勇气和意愿来作选择,那么仍有很多选择供我们去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